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38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知识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教学过程:</p><p>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p><p>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教师测量情境,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我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这些小数分类,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并检测学生对小数的认知程度。</p><p>2.在数形结合中自主探究小数。</p><p>《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数的意义,在汇报交流中逐渐明晰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p><p>3.找准起点,促进知识的迁移。</p><p>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来掌握,必须经历感悟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然后运用迁移的方法去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学生准备米尺</p><p>教学过程</p><p></p><p></p><p>⊙在分类中感知小数</p><p>1.在分类中感知小数。</p><p>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p><p>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你能把这些小数分一分类吗?(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p><p>2.导入新课。</p><p>师:展示学生分类的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根据同学们这种分类来探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p><p>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p><p>⊙探究新知</p><p>1.了解小数的产生。</p><p>(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等物体的边长。(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分组汇报)</p><p></p><p>(2)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p><p>(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p><p>(3)教师小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因为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p><p>2.教学小数的意义。</p><p>(1)认识一位小数。</p><p>①课件出示米尺图。</p><p>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p><p>②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书:1分米米0.1米)</p><p></p><p>③启发学生:(指3分米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引导学生说出:3分米米0.3米)</p><p>④(指7分米处)你们能说一说这里用整数、分数、小数分别怎么表示吗?(引导学生说出:7分米米</p><p></p><p>0.7米)</p><p>⑤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p><p>预设</p><p>生1:我发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形式。</p><p>生2:我发现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p><p>⑥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p><p>(2)认识两位小数。</p><p>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这样的3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这样的7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p><p></p><p>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习题进行分组讨论。(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米0.01米3厘米米0.03米7厘米米0.07米)</p><p>(3)认识三位小数。</p><p>师:把1米平均分成2023份,每份长多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