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3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p>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37--38页,完成39页练习九中的习题。</p><p>教学目标:</p><p>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p><p>2、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p>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p><p>教学重点:掌握锐角和钝角与直角的关系。</p><p>教学难点: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能正确画角。</p><p>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组三角板。</p><p>教学步骤:</p><p>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p><p>1、我们先来猜一条谜语,看谁最聪明。</p><p>一物用途可真大,形似彩虹跨两岸。江河湖海有了它,行人车辆笑哈哈。引入斜拉桥的图片。</p><p>2、请同学们观察,有我们认识的图形吗?</p><p>3、该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p><p>4、在图片上找出其他的直角。</p><p>二、画画量量,探求新知。</p><p>1、在找直角的过程中,还发现其他的角了吗?</p><p>2、在题纸上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p><p>3、介绍锐角和钝角的概念。</p><p>4、板演:画锐角和钝角。</p><p>5、在生活中,在什么物体的面上见过这些角?</p><p>三、精练育能,内化新知。</p><p>1、小游戏。</p><p>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钝角、锐角、直角。同桌同学互相判断。</p><p>2、连线。</p><p>把角和他们的名称连起来。</p><p>3、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p><p>4、游戏。</p><p>用三角板摆角。</p><p>(1)、用两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锐角。</p><p>(2)、用两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钝角。</p><p>(3)、用三个三角板摆出一个锐角。</p><p>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p><p>用三个三角板摆不了锐角,却可以摆出钝角,直角还有平角,在以后的数学课上,我们会进一步来研究。</p><p>专家评析:</p><p>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p><p>感官参与活动,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更重要的是</p><p>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现</p><p>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p><p>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p><p>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具,无论是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内化新知,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的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p><p>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量一量找出图片上的直角,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除了直角之外还有一些角,为新知的学习打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接着,学生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独立的发现这些角与直角的关系。之后,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表示同意或反对,势必引起争论,在争论的同时,明确了新知。为了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操作中巩固。通过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按要求摆出角,进一步明确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用三角板摆角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本课的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以及知识海洋的广阔与无边。</p><p>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把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教师工作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三尺讲台,我们会从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里,从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自己的价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