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
<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p><p>教学目标:</p><p>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p><p>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p><p>教具、学具准备:</p><p>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p><p>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p><p>62=43=25=33=</p><p>2.填空。</p><p>2()=43()=64()=8</p><p>()3=12()4=205()=15</p><p>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p><p>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p><p>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p><p>二、新课</p><p>1.引出除法算式123。</p><p>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p><p>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p><p>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p><p>2.探讨计算方法。</p><p>(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p><p>(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p><p>(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p><p>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p><p>(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p><p>(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p><p>(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p><p>(4)显化想商的过程。</p><p>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p><p>三、练习</p><p>1.练习五的第1题。</p><p>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p><p>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p><p>2.练习五的第2题。</p><p>(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p><p>(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p><p>(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p><p>3.练习五的第3题。</p><p>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p><p>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p><p>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p><p>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p><p>四、总结</p><p>1.请学生谈收获。</p><p>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p><p>板书设计:</p><p>除法的计算</p><p>例1、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p><p>123=4</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