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p>一、教学内容</p><p>1.角的认识、画角</p><p>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p><p>二、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p><p>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p><p>三、编排特点</p><p>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p><p>(1)从知识的引入来说:教材从校园生活情景中引出角和直角。从实物中分别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会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p><p>(2)从知识的应用来说:学生认识了角和直角以后,教材让学生说说周围哪儿有角和直角,此外,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应用。</p><p>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p><p>教材用纸折角,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角,画角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p><p>四、具体编排</p><p>主题图</p><p>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p><p>认识一般的角</p><p>*例1(认识角)</p><p>(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p><p>(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p><p>(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p><p>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p><p>*例2(画角)</p><p>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p><p>认识直角</p><p>*例3(认识直角)</p><p>编排与角的认识一致,也是从国旗、椅子等实物抽象出直角的一般模型,再用纸折出一个直角来。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p><p>*例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p><p>(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较(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p><p>(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p><p>*画直角</p><p>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p><p>五、教学建议</p><p>正确把握教学要求。</p><p>在本单元,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要做严格定义。</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