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计划
<p>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p><p>本级学生87人,上个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为86分,优分率35%,及格率为97.5%。从上个学期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了解掌握了加法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加法及其应用。除了两位同学要基础比较薄弱,对数学的加法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加法及其应用理解力不够,要特别辅导;其余的基本都掌握的较好。本单元的学习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本个学期上课情况看,95%的学生对于这个单元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我班的学生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感染,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以助想象、理解和体会。</p><p>二、单元教学目标</p><p>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p><p>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p><p>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p><p>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p><p>四、教学重点、难点</p><p>一、重点:</p><p>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p><p>2、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二、难点:</p><p>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p><p>五、单元评价要点</p><p>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p>2、结合具体的情境说一说给出的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p><p>3、让学生用学具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p><p>4、会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p><p>5、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再通过加法得出结果,解决这些问题。</p><p>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p><p>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p><p>教学内容</p><p>教学目标</p><p>计划</p><p>课时</p><p>授课</p><p>日期</p><p>备注</p><p>数一数</p><p>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家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p><p>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相应加法算式。</p><p>3、体会加法的局限性,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单。</p><p>1</p><p>9、4</p><p>儿童乐园</p><p>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p><p>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为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结果。</p><p>2</p><p>9、5</p><p>9、6</p><p>有几块积木</p><p>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p><p>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p><p>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p><p>1</p><p>9、7</p><p>动物聚会</p><p>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p><p>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2</p><p>9、8</p><p>9、11</p><p>单元测试</p><p>测试情况</p><p>反馈</p><p>合计</p><p>6</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