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28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利用教材情境,首先引导学生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然后把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借助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努力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接着鼓励学生摆脱对直观图的依赖,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究计算方法,进而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探究、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正)方形纸彩笔</p><p>学生准备长(正)方形纸彩笔</p><p>教学过程</p><p>⊙旧知铺垫</p><p></p><p></p><p>1.复习旧知。</p><p>(课件出示)</p><p>(1)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p><p>(2)填空。</p><p>①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p><p>②里有()个;()个是。</p><p>③3个是();是4个()。</p><p></p><p>2.引入课题。</p><p>师: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听题: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p><p>(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p><p>(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板书:</p><p>①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p><p>②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p><p>③还剩多少张饼?)</p><p>师: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p><p>设计意图: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结合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p><p>⊙探究新知</p><p>1.教学同分母分数加法。</p><p></p><p>(1)提出问题。</p><p>师:同学们观察情境图,妈妈把饼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同学们你们有遇到过类似这种情况吗?从中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p><p>预设</p><p>生: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p><p>(2)尝试列式。</p><p>师: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想一想,该怎样列式?</p><p>(3)尝试计算。</p><p>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合作。教师鼓励有困难的同学借助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p><p>(4)汇报结果。</p><p>师: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p><p>(是3个,是1个,合起来是4个,也就是)</p><p></p><p>(5)发现特点。</p><p>+的和是,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把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不变)</p><p>(6)引发思考。</p><p>结合手中的学具,观察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p><p>(7)指导归纳。</p><p>师:通过计算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并归纳小结)</p><p>(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