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27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设计

<p></p><p></p><p>设计说明</p><p>1.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p><p>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本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2.让学生自主探究,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p><p>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公因数的过程中,把8和12的公因数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卡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复习导入</p><p>1.复习。</p><p>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p><p></p><p></p><p></p><p>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p><p></p><p>2.导入。</p><p>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p><p>⊙创设情境,引出问题</p><p>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p><p>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p><p>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p><p>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p><p></p><p>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p><p>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p><p>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p><p>学生自学教材60页例1。</p><p></p><p>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p><p>⊙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p><p>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p><p>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p><p>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p><p>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p><p>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p><p>(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p><p>4.反馈练习。</p><p></p><p>完成教材61页1题。</p><p>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p><p>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p><p>(学生讨论后汇报)</p><p>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