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研究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圆锥的相关知识。</p><p>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难点是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测一测等活动,感知圆锥的特征,体验圆锥由面成体的过程,明确圆锥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学会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认识圆锥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圆锥模型平板直尺</p><p>学生准备圆锥形实物</p><p>教学过程</p><p>⊙复习导入</p><p>1.知识回顾。</p><p>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p><p></p><p></p><p>预设</p><p>生1:先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再研究各个面之间的关系。</p><p>生2:先研究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p><p>生3:先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它们的特征。</p><p>2.导入新知。</p><p>师: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出示圆锥模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p><p>⊙探究新知</p><p>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p><p>(1)初步感知。</p><p>课件出示教材3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p><p>预设</p><p>生1: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p><p></p><p>生2:都有一个顶点。</p><p>明确: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p><p>引导学生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削过的铅笔头、铅锤等)</p><p>(2)初步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p><p>①结合圆锥形物体和圆锥模型认识圆锥的各组成部分。</p><p>交流明确:</p><p>a.底面:圆锥的圆面是圆锥的底面。</p><p>b.侧面:圆锥的曲面是圆锥的侧面。</p><p>c.顶点:圆锥有一个顶点。</p><p>②结合课件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p><p>师:你觉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吗?</p><p>预设</p><p>生: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因为顶点到圆周上任何一点的长度都相等。</p><p>2.探究圆锥的高。</p><p>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圆锥有高吗?如果有,有几条?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自学教材32页上半部分内容后回答。</p><p></p><p>预设</p><p>生1:圆锥有高,并且只有一条高。</p><p>生2: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p><p>师:圆锥的高在哪?谁有办法让大家看到圆锥的高?</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