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12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108"><p>课题</p></td></tr></tbody></table></p><p>成数</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成数与折扣都是百分数知识的延伸,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有共同之处。学生有百分数知识和折扣知识作为基础,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p><p>1.创设良好的认知状态。</p><p>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认知状态。第一次接触成数,学生会感觉有些陌生。在新课的开始,教师直接明确成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理解成数的意义,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对接起来,无形中化解了学习难度,解决成数问题就水到渠成了。</p><p>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实现“迁移”。</p><p>学生是学习、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整节课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去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导入新课。(2分钟)</p><p>课前互动: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p><p>(板书课题:成数)</p><p>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准备进入新知的学习。</p><p>1.举例说明什么是出勤率。</p><p>二、探究新知。(17分钟)</p><p>1.讲解“成数”的意义。</p><p>引导学生明确:“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的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这里的“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p><p>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成数及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p><p>3.课件出示例2。</p><p>(1)理解“节电二成五”的意义。</p><p>(2)找出单位“1”。</p><p>(3)列式计算。</p><p>1.理解成数的具体意义。</p><p>2.举例汇报成数及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p><p>3.自主探究例2。</p><p>(1)汇报“节电二成五”的意义:比去年节电25%。</p><p>(2)根据题意找出单位“1”:把去年的用电量350万千瓦时作为单位“1”。</p><p>(3)题型分析,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p><p>列式计算:</p><p>350×(1-25%)</p><p>=350×0.75</p><p>=262.5(万千瓦时)</p><p>2.填一填。</p><p>“一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p><p> “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p><p>“二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p><p>3.水北庄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p><p>三、拓展提高。(17分钟)</p><p>1.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p><p>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按照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p><p>2.讨论:“粮食比去年增产三成五”与“粮食比去年增产35%”,哪种说法增产得多?为什么?(详见课堂活动卡)</p><p>1.理解题意,明确“增长两成”的意义,找出单位“1”并列式计算。</p><p>2.讨论交流。</p><p>4.某种录音机的利润是进价的三成,已知它的零售价是每台390元,求这种录音机每台的成本是多少元。</p><p>四、课堂总结。(4分钟)</p><p>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