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在直线上表示数》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8"><p>课题</p></td></tr></tbody></table></p><p>在直线上表示数</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建立数轴的模型,体会直线上的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p><p>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p><p>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伊始,首先通过复习铺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试做,亲身经历画直线并结合直线进行分析的过程,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p><p>2.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p><p>培养数学能力、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形成数学思想,实现学习数学本质的发展。针对以上理念,教学中,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直观模型,再把这个直观模型“还原”为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确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一一对应思想。</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直尺</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复习铺垫。(5分钟)</p><p>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负数的意义。</p><p>2.组织学生汇报正、负数的读写方法。</p><p>1.思考,举例说明负数的意义,其他学生进行评价。</p><p>2.小组交流正、负数的读写方法。</p><p>1.读一读,分一分。</p><p>-8+100-0.2023300--12.5</p><p>正数:______________</p><p>负数:______________</p><p>二、探究新知。(20分钟)</p><p>1.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p><p>(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直线上表示出0,1,2,3。</p><p>(2)教学例3,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自学。</p><p>①问题一: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p><p>②问题二:在直线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该如何运动?</p><p>2.引导学生观察直线,并完善板书。</p><p>3.总结。</p><p>0的右边表示正数,0的左边表示负数。</p><p>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p><p>1.(1)动手操作,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p><p>(2)自学教材5页内容,并汇报自学成果。</p><p>①动手操作,尝试在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p><p>②尝试在直线上表示出-1.5,并结合方向进行汇报。</p><p>2.观察直线,交流各自的发现,明确直线上的点的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p><p>3.倾听老师的总结。</p><p>2.在直线上表示出下面各数。</p><p>-21.57-5</p><p>3.判断。</p><p>(1)在直线上,正数在负数的左边。()</p><p>(2)因为7>2,所以-7>-2。()</p><p>(3)直线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p><p>(4)所有的正数都比负数大。()</p><p>4.填空。</p><p>如果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52米表示他向()走了()。</p><p>三、巩固练习。(10分钟)</p><p>1.教材5页“做一做”。</p><p>2.教材6页4题。</p><p>3.教材7页7题。</p><p>1.独立完成。</p><p>2.独立完成并汇报。</p><p>3.在小组内交流做法,小组选代表陈述问题答案。</p><p>5.讨论:怎样在直线上表示?</p><p>四、课堂总结。(5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