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11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

<p></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把解比例转化为解方程。</p><p>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p><p>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列举比例、判断所列举的比例是否成立以及试做例题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p><p>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p><p>教学中以扶代讲,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解题能力、合作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提高。</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复习铺垫</p><p>1.复习回顾。</p><p>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p><p>(课件出示)</p><p></p><p></p><p>2∶30.5∶0.20.6∶0.8</p><p>∶3∶1.2 4∶6</p><p>预设</p><p>生1:2∶3和4∶6能组成比例。</p><p>生2:0.5∶0.2和3∶1.2能组成比例。</p><p></p><p>生3:0.6∶0.8和∶能组成比例。</p><p>2.讨论交流。</p><p>师:什么叫做比例?上面几位同学的判断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p><p>预设</p><p>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p><p>生2:上面几位同学的判断正确,因为每个式子中,等号左右两边两个比的比值相等。</p><p>生3:在每个式子中,外项之积正好等于内项之积,这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质。</p><p>3.活动激趣。</p><p>填空并说明理由。</p><p>(1)1∶3=()∶()</p><p></p><p>(2)3∶8=9∶()</p><p>预设</p><p>生1:1∶3=(2)∶(6)</p><p>生2:1∶3=(10)∶(30)</p><p>生3:因为与1∶3比值相等的比有很多,所以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比值为就可以。</p><p></p><p>生4:3∶8=9∶(24),因为3与9相比较,3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想保持比值不变,8也应扩大到原来的3倍。</p><p>生5:3∶8=9∶(2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是8×9=72,外项之积也应该是72。72÷3=24,所以括号里填24。</p><p></p><p>4.借题导入。</p><p>3∶8=9∶()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x表示,写作3∶8=9∶x,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p><p>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所写的比能否组成比例等活动,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公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