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
<p></p><p>设计说明</p><p>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p><p>1.注重课前的复习铺垫。</p><p>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前面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在学习新课之前,安排了一系列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计算经验,从而为接下来的计算扫除障碍。</p><p>2.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p>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准确数之前,先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以此来指导学生的计算。通过这样的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作用,从而养成主动估算的习惯。</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复习回顾,导入新课</p><p>1.算一算。</p><p>6×3=14×2=25×2=</p><p></p><p></p><p>6×30=14×20=250×2=</p><p>60×30=140×20=250×20=</p><p>2.用竖式计算。</p><p>34×12=22×13=</p><p></p><p>3.提问: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p><p>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积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p><p>4.导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p><p>设计意图:课前的复习,能使学生回忆起以前的计算经验,为新课的学习热身,做好铺垫。</p><p>⊙创设情境,学习新知</p><p>1.理解题意。</p><p>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课件出示电影院情境图)。</p><p>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p><p>(信息:学校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每张电影票12元。要解决的问题:电影院的座位够吗)</p><p></p><p>2.估一估。</p><p>师:要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不够的问题,你们能先估算一下吗?</p><p>(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p><p>(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各种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再组织学生汇报,全班交流。</p><p>预设</p><p>方法一把21排看成20排,每排坐26人,26×20=520(人),能坐520人,够了。</p><p>方法二把21排看成20排,把26人看成25人,25×20=500(人),能坐500人,够了。</p><p></p><p>(3)师小结: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坐下的。但估算的结果不是准确数,你们想不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呢?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p><p>设计意图:估算方法的交流能帮助学生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动脑思考的积极性。</p><p>3.算一算。</p><p>(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p><p>师:要求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应该怎样列式呢?</p><p>学生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算式:21×26或26×21。</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