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1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6"><p>课题</p></td></tr></tbody></table></p><p>讲故事</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并能用简单的图示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并用喜欢的方式将收集到的信息呈现出来,最后根据图示列式计算,完整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类似问题的信心。</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复习导入。(5分钟)</p><p>1.出示复习题:翠岭小学六个年级共有900名学生,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p><p>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p><p>1.先读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再汇报结果和解题思路。</p><p>2.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准备学习新课。</p><p>1.算一算。</p><p>756÷7÷6</p><p>624÷(2×4)</p><p>810÷(3×3)</p><p>684÷2÷9</p><p>二、探究新知。(20分钟)</p><p>1.教学教材19页第一个例题。</p><p>(1)引导学生明确情境中的问题。</p><p>(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问题。</p><p>思考:用怎样的方法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呢?</p><p>(3)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p><p>提问:你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想的?</p><p>(4)组织学生列式计算,解决问题。</p><p>思考:根据刚才所画的方法,你理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能列出算式吗?</p><p>(5)组织学生展示交流。</p><p>2.教学教材19页第二个例题。</p><p>(1)出示问题,提出要求:收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p><p>(2)鼓励学生独立列式计算。</p><p>思考: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出算式,与上面的例题一样吗?</p><p>3.总结算法。</p><p>思考:今天学习的这两个例题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异同点?</p><p>1.(1)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呈现的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淘气5分讲了850字,淘气3分能讲多少字?</p><p>(2)动手画一画,可以用列表法、图示法或画线段图法等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p><p>(3)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画图的方法并解释图意。</p><p>(4)结合画图的过程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算出结果。</p><p>(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列出的算式、计算的结果和自己的思考过程。</p><p>2.(1)读题,独立思考,画图理解题意,可以用列表或画示意图等方式表达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p><p>(2)明确解题思路:先求笑笑一共要讲多少字,再求每分应讲多少字。列综合算式:150×4÷3=200(字);列分步算式:150×4=600(字),600÷3=200(字)。</p><p>3.回顾解题过程,得出结论:前一个例题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后一个例题是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p><p>2.脱式计算。</p><p>612÷3×4</p><p>162÷9÷2</p><p>15×4÷3</p><p>50+124÷4</p><p>300-650÷5</p><p>630÷(3×3)</p><p>3.填一填。</p><p>(1)明明8分能打840个字,照这样计算,他5分能打多少个字?列式为()。</p><p>(2)学校学生排团体操,每排9人,可站成12排,如果每排6人,可站成多少排?列式为()。</p><p>(3)买4架玩具飞机需要320元,如果要买6架同样的玩具飞机,需要多少元?列式为()。</p><p>三、巩固练习。(10分钟)</p><p>1.完成教材20页4题。</p><p>思考:这两道题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p><p>2.完成教材20页5题。</p><p>1.读题,明确解题思路之后列式计算,写出答语。</p><p>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汇报答案,集体订正。</p><p>4.解决问题。</p><p>丽丽一周折了350只纸鹤,照这样计算,她半个月(按15天算)可以折多少只纸鹤?</p><p>四、全课总结。(5分钟)</p><p>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回顾两个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讲故事》导学案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