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6"><p>课题</p></td></tr></tbody></table></p><p>轴对称(一)</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学会用对折的方法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针对以上内容,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下面两点:</p><p>1.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扩大信息容量。</p><p>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吸引,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很直观。不断变换的教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不断思考与发现,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并保持渴求知识的亢奋状态,从不同角度认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p><p>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p><p>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踪影,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拼图</p><p>学生准备:剪刀不同形状的图片</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游戏导入。(5分钟)</p><p>1.拼图游戏。</p><p>规则:将图形分开的两部分找出来拼在一起。</p><p>2.提问导入:图形的两部分有什么特征?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样的图形。</p><p>1.动手操作,将同一图形的两部分找出来,拼成完整的图形。</p><p>2.观察拼好的图形,说说自己的发现,准备学习新课。</p><br /><p>二、探究新知。(20分钟)</p><p>1.认识图形。</p><p>(1)出示教材中的图形。</p><p>思考: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能从中间分开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p><p>(2)指出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看到的轴对称图形。</p><p>(3)利用教材附页1中图1折一折。</p><p>指出:将这些图形对折,再打开,看看有什么发现。</p><p>2.认识对称轴。</p><p>(1)出示“认一认,说一说”中的5个图形。提问:这5个图形中都出现了什么?它在图形的什么位置?</p><p>(2)指出:这条虚线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p><p>提问: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图形的对称轴?</p><p>(3)启发学生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p><p>提出要求:请你再找几个图形折一折,找到它们的对称轴。</p><p>1.(1)观察出示的图形,指出它们分别是:心形、鱼形、双喜字、小房子和字母。如果把图形从中间分开,图形的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p><p>(2)明确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并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p><p>(3)动手操作,把教材附页1中剪下的图形按要求对折并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对折后图形两边能完全重合,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p><p>2.(1)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多了虚线,虚线正好把图形分成左右或上下一样的两部分。</p><p>(2)明确对称轴的特征,讨论找到对称轴的方法。</p><p>(3)动手操作,将手中的图形对折,发现对称轴,熟悉找到对称轴的方法。</p><p>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p><p></p><p>三、巩固练习。(10分钟)</p><p>1.完成教材24页2题。</p><p>2.完成教材24页4题。</p><p>1.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观察题目中的图形并进行筛选,汇报答案。</p><p>2.将教材附页1中图3剪下来并对折,找出图形的对称轴,然后在小组里展示一下。</p><p>2.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p><p></p><p>四、全课总结。(5分钟)</p><p>1.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