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112"><p>课题</p></td></tr></tbody></table></p><p>小小鞋店</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今后学习统计图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p><p>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新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活动调查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p><p>2.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p><p>引导学生经历由普通统计表到用点线图进行数据整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填写、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初步认识点线图的结构。通过对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点线图的异同,体会用点线图描述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需要。</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p><p>1.小调查:说出你穿多大号码的鞋。</p><p>2.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了“进货”需要调查。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p><p>3.引入新课。</p><p>1.个体汇报。</p><p>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p><p>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1.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p><p></p><p>二、尝试探究,感知基本方法。(23分钟)</p><p>1.组织汇报调查内容。</p><p>2.引导讨论调查最主要的项目应当是什么?</p><p>3.出示调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数据。</p><p>(1)想一想:整理数据的方法有什么?</p><p>(2)组织各小组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交流数据整理的结果。</p><p>4.出示妙想整理数据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整理数据的方法的?</p><p>5.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整理后的数据结果,并依据此结果,对进货提出建议。</p><p>1.与同桌交流后汇报。</p><p>2.集体讨论后统一汇报:调查最主要的项目应当是鞋号。</p><p>3.(1)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如画“正”字、写数、画线等方法)</p><p>(2)各小组整理数据,并交流整理数据的结果是否一致。</p><p>4.与同桌交流后汇报:</p><p>生1:妙想是在对应的鞋号上面画“×”,哪一个鞋号上面画的“×”最多,说明穿这个鞋号的人最多。</p><p>生2:最小号在左边,最大号在右边。</p><p>5.独立分析后汇报。(如穿哪个鞋号的人多,就多进那个鞋号的鞋;男鞋和女鞋的进货量要大致相同等)</p><p>2.下面是希望小学三(1)班同学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p><p></p><p>(1)女生喜欢()的人数最少。</p><p>(2)男生喜欢()的人数最多。</p><p>(3)你会用画图的方式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吗?</p><p>三、应用知识,巩固练习。(10分钟)</p><p>完成教材81页2题。</p><p>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p><p>3.下面是实验小学四年级四个班的种树情况。(14分)</p><p>一班种松树22棵,杨树26棵;</p><p>二班种松树20棵,杨树24棵;</p><p>三班种松树24棵,杨树21棵;</p><p>四班种松树23棵,杨树20棵。</p><p>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p>(1)()班种树最多,()班种树最少,两班相差()棵树。</p><p>(2)四个班共种松树()棵,共种杨树()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