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2:09

2023年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p>混合运算</p>教材分析<p>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p><p>学情分析</p><p>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p><p>教学目标</p><p>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p><p>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p><p>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p>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p><p>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p><p>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p><p>课时安排:7课时</p><p>1.混合运算……………………4课时</p><p>2.解决问题……………………2课时</p><p>3.整理和复习…………………1课时</p><p>第一课时:同级运算</p><p>教学目标:</p>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p>16+9+8=</p><p>32-10-6=</p><p>25+20-10=</p><p>48-8+17=</p><p>二、探究新知</p><p>(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p><p>(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p><p>问题:</p><p>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p><p>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p><p>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p><p>四、课堂作业</p><p>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p><p>第三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p>教学目标: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p><p>10-5+3=7+(7-6)=</p><p>10-(5+3)=7+7-6=</p><p>问题:</p><p>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p><p>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p><p>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p><p>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p><p>里面的。</p><p>二、探究新知</p><p>(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p><p>7×(7-5)(77-42)÷7</p><p>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p><p>(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p><p>问题:</p><p>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p><p>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p><p>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p><p>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p><p>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p><p>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p><p>三、巩固练习</p><p>(一)计算</p><p>34-(28-13) 6×(7+2)(88-56)÷8 </p><p>76-(12+25)(12-5)×348÷(8-2)</p><p>问题:</p><p>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p><p>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p><p>(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p><p>4+5×7(72-18)÷924÷4+2</p><p>(4+5)×7 72-18÷924÷(4+2)</p><p>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p><p>(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p><p>2 222 = 2</p><p>问题:</p><p>1. 你看见什么了? </p><p>2. 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p><p>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p><p>四、课堂作业</p><p>作业: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p><p>第52页练习十一,第11题。 </p><p>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p>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p>口算。</p><p>(30-20)÷5 = 72÷(18-9)= </p><p>65-8×5 =20+7×5 =</p><p>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p><p>二、探究新知</p><p>(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p><p>问题:</p><p>1.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p><p>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p><p>3.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p><p>4.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p><p>5.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p><p>(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p><p>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p><p>问题:</p><p>1. 你知道了什么?</p><p>2. 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p><p>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p><p>(60-15)÷5</p><p>= 45÷5 </p><p>= 9(米) </p><p>4.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p><p>3.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p><p>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p><p>3.</p><p>(26+19)÷5</p><p>=45÷5</p><p>=9(个) </p><p>问题:</p><p>1. 你知道了什么?</p><p>2. 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p><p>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p><p>4. 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p><p>5. 解答正确吗? </p><p>3.</p><p>8×3-10</p><p>=24-10</p><p>=14(瓶) </p><p>问题:</p><p>1. 你知道了什么?</p><p>2. 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能列综合算式</p><p>表示你的思路吗?</p><p>3. 说一说你的想法。</p><p>4. 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p><p>5. 解答正确吗? </p><p>三、课堂作业</p><p>作业:第58页练习十三,第1~3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