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1:47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教案设计

<p></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对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将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较快地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p><p>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p><p>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采用为获奖同学买奖品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提出与情境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p><p>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p><p>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感知、交流后得出结论,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解决问题,还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法的意义的理解。</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方格图纸</p><p>教学过程</p><p>⊙创设情境</p><p>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哪些“好朋友”?</p><p>(学生畅所欲言,师适时引导)</p><p></p><p></p><p>师:是啊!我们的学习中有许多的“好朋友”,其中文具用品是我们最常用的,那么你了解这些文具用品的价格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文具店里参观一下,同学们不但可以买一些文具用品回来,而且还可以从文具店里学到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具店中的数学问题。</p><p>设计意图:以“文具店”这一情境导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p><p>⊙合作探究,获取新知</p><p>1.探究小数乘整数的意义。</p><p>(课件出示文具店的一角)</p><p>(1)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p><p>(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合适的问题: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p><p>①学生讨论、交流后列式0.2+0.2+0.2+0.2。</p><p></p><p>②提问:用乘法怎样列式?</p><p>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为0.2×4。</p><p>③思考:0.2×4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它是小数乘法)</p><p>(3)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p><p>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p><p>2.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p><p>(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0.2×4的积。</p><p>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p><p></p><p>②同桌交流算法。</p><p>③全班交流。</p><p>a.连加:0.2+0.2+0.2+0.2=0.8。</p><p>b.联想、转化:把0.2元看作2角,2角×4=8角=0.8元。</p><p>c.画图法: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2份就是0.2元,也就是1块橡皮的价钱,买4块橡皮就是4个0.2元,从图中可知,合起来是0.8元。</p><p></p><p>d.推算法:因为2×4=8,所以0.2×4=0.8。</p><p>(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明确不管用什么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买4块橡皮需要0.8元。</p><p>(3)即时训练。</p><p>课件出示教材33页第三个例题。</p><p>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p><p>(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p><p>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然后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