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1:46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等量关系</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为了缓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迷惑,尽快地理解这一名词的意义,并能准确地找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如下特点:</p><p>1.注重课前的导入。</p><p>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新课之前,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演示天平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边相等的关系,为下面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奠定基础。</p><p>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提示和点拨。</p><p>在教学中,每一个探究环节开始时,都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更有方向,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盐</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p><p>1.出示一架天平,一边放30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袋质量为300克的盐。</p><p>提问: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相等关系吗?</p><p>2.引出新课:我们这节课专门来认识这种相等的关系。</p><p>1.观看老师的演示,明确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说明天平两边的物品质量相等。用式子可以表示为1袋盐的质量=300克。</p><p>2.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上课的准备。</p><p>1.填空。</p><p>速度×()=路程</p><p>总价÷()=数量</p><p>工作效率×()=工作总量</p><p>二、观察实践,找到等量关系。(20分钟)</p><p>1.等量关系的意义。</p><p>(1)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一组情境图,组织学生讨论:你能说说这三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跷跷板怎样才能平衡?你能尝试表示这组相等的关系吗?</p><p>(2)指出:跷跷板两边的相等关系就是等量关系。</p><p>2.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组情境图。</p><p>(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读懂情境信息:哪两人之间的身高有关系?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尝试表示这些关系。</p><p>(2)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p><p>3.出示下面这组等量关系。</p><p>(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p><p>(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p><p>(3)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p><p>提问:这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哪些属于同一种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p><p>4.小结:同一种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p><p>1.(1)观察情境图,叙述图意,明确当两边一样重时,跷跷板平衡,说明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即: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1只鸡的质量。</p><p>(2)明确等量关系的意义。</p><p>2.(1)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取的数学信息。</p><p>独立思考后表示出三人身高的等量关系。</p><p>(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①画图表示;②用等式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或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p><p>3.将这三个等量关系与上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比较,找到哪些属于同一种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p><p>4.举例说明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p><p>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p><p>(1)学校原有图书2023册,又买来2023册。学校现有图书多少册?</p><p>(2)商店运来苹果560千克,是运来的香蕉的2倍,商店运来香蕉多少千克?</p><p>(3)六(1)班有男生1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六(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p><p>3.解决问题。</p><p>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p><p>三、巩固提高,理解应用。(10分钟)</p><p>1.完成教材65页1题。</p><p>2.完成教材65页2题。</p><p>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汇报自己的想法。</p><p>2.理解题意,找一找等量关系是什么,并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p><p>4.某超市有苹果150千克,又运来10箱苹果,每箱重a千克,现在一共有苹果多少千克?</p><p>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p><p>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4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