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1:42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分数乘法(一)</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p><p>1.进行知识的迁移。</p><p>首先进行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p><p>2.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p><p>通过“涂一涂,算一算”和“试一试”这两个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通过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学生准备:彩色纸、笔</p><p>教学过程</p><p>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p><p>1.填空,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p><p>5+5+5=()×()</p><p>2.引导学生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p><p>9×34×6</p><p>1.独立完成后,说出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p><p>2.分别说出每道乘法算式的意义。</p><p>1.计算下面各题。</p><p>12+12+12=()</p><p>18×6=()</p><p>+++=()</p><p>二、实践操作,探索意义。(15分钟)</p><p>1.出示教材22页例题:1个占整张纸条的,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独立列式。</p><p>2.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p><p>(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p><p>(2)组织学生对比×3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探究×3表示的意义。</p><p>(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列式?</p><p>3.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p><p>1.阅读例题后,汇报获取的信息,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并列式。</p><p>2.(1)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p><p>(2)通过讨论得出两个算式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进而得出:×3表示求3个的和是多少。</p><p>(3)根据乘法交换律得出:还可以列式为3×。</p><p>3.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p><p>2.把下面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p><p>++=()×()=()</p><p>++++=()×()=()</p><p>3.涂一涂,算一算。</p><p>(1)3个是多少?</p><p></p><p>(2)2个的和是多少?</p><p></p><p>4.计算下面各题。</p><p>×2×15</p><p>5××2</p><p>三、活动探究,总结算法。(10分钟)</p><p>1.组织学生观察用画图法解决“2个的和是多少”的过程,交流对画图计算的过程的理解。</p><p>2.引导学生尝试用分数乘法算式解决问题。</p><p>3.引导学生观察×3和×2的计算过程,感悟计算方法,优化算法。</p><p>4.验证发现,总结算法。</p><p>组织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3和2×,并归纳计算方法。</p><p>1.先观察画图计算的过程,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对画图计算的过程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p><p>2.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尝试计算。</p><p>3.观察、对比、交流后,表述自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乘法比加法简单方便。</p><p>4.尝试计算,汇报计算过程,讨论、总结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p><p>5.列式解答。</p><p>(1)3的是多少?</p><p>(2)5个相加的和是多少?</p><p>四、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5分钟)</p><p>1.完成教材23页1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p><p>2.完成教材23页2题。</p><p>1.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p><p>2.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陈述问题的答案。</p><p>6.填空。</p><p></p><p>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br /><p>教师批注</p><br /><br /><br /><p>第2课时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及积的变化规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p><p>1.引导学生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义。</p><p>×4</p><p>2.组织学生算一算,说一说。</p><p>×3</p><p>1.交流汇报×4的意义。</p><p>2.计算×3的结果,并汇报计算过程。</p><p>1.计算下面各题。</p><p>++=()</p><p>×7=()</p><p>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15分钟)</p><p>1.探究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p><p>(1)课件出示6×的两种计算过程,组织学生观察两种计算过程的区别。</p><p>(2)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计算过程,说一说哪种更简便。</p><p>2.引导学生再次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p><p>3.计算观察,发现规律。</p><p>(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题,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计算。</p><p>(2)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题目及结果,发现规律。</p><p>4.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尝试写一组类似的算式。</p><p>1.(1)观察计算过程,对比发现:计算过程一个是先计算出积后约分,另一个是先约分后计算出积。</p><p>(2)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p><p>2.师生共同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强调约分的重要性。</p><p>3.(1)独立计算。</p><p>(2)仔细观察,发现积随乘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p><p>4.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尝试写一组类似的算式。</p><p>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p><p>×20×18</p><p>×244×</p><p>3.判断下面的算法是否正确。</p><p>(1)5×==</p><p>(2)6×==</p><p>(3)7×==</p><p></p><p>三、巩固练习。(15分钟)</p><p>1.完成教材24页5题。</p><p>2.完成教材24页6题。</p><p>1.计算后小组内交流算法,再全班汇报。</p><p>2.独立计算,交流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好处。</p><p>4.12名同学过河,每名同学要交坐船费元,交10元钱,找回多少钱?</p><p>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p><p>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br /><p>教师批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导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