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露在外面的面》教案设计
<p></p><p>教案设计</p><p>设计说明</p><p>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操作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构建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发展。</p><p>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p><p>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去摆放正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知识。</p><p>2.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p><p>本节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内容,教师不存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这种全新的内容时,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在让学生探究规律时,不仅仅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等浅层的规律,更要让学生挖掘规律后面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正方体</p><p></p><p></p><p>学生准备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p><p>教学过程</p><p>⊙谈话引入,运用方法</p><p>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组立体图形,看谁能最先看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p><p></p><p>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吗?</p><p>生:将看到的所有小正方体加起来。</p><p>(将立体图形拆分成小正方体,数出一共有8个小正方体)</p><p>师:看来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推想,把你视线所看不到的在脑海中想象出来,这样才会得出正确结论。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p><p>设计意图:观察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方法,但仅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掌握新的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此环节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设计的,学生要想正确数出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不仅需要观察,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入推想,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的立体图形,并推理出小正方体的个数,渗透观察、推理与想象等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p><p></p><p>⊙操作体验,探索新知</p><p>1.数一数,总结方法。</p><p>(1)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是哪几个面?</p><p></p><p>(2)观察课件,下面有几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你是怎么想的?</p><p></p><p>①交流不同的计数方法。</p><p>预设</p><p>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数,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p><p>方法二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露在外面,3个小正方体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p><p>方法三从正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从侧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从上面观察,看到了3个面,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p><p></p><p>②比较三种方法的特点,小结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p><p>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归纳:</p><p>a.方法一是“逐一观察法”,先把每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数出来,然后相加。</p><p>b.方法二和方法三是“不同角度观察法”,先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然后相加。不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p><p>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过程,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地进行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操作、观察、对比,发现物品的摆放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也不同。</p><p>2.学生动手操作。</p><p>(1)将这四个小正方体摆放在墙角,可以怎么摆?小组同学先摆一摆,再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看你能发现什么?</p><p>(2)汇报交流。</p><p>学生可能摆出以下几种情况:</p><p></p><p>(3)看着这些立体图形和它们露在外面的面数,你们发现了什么?</p><p></p><p>师小结:都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由于摆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相同,摆的方式也可能不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