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导学案设计
<p><table cellspacing="0"><tbody><tr><td width="83"><p>课题</p></td></tr></tbody></table></p><p>邮票的张数</p><p>课型</p><p>新授课</p><p>设计说明</p><p>1.注重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本设计让学生自由谈爱好,引入姐姐和弟弟谈集邮情况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交流找出等量关系。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p><p>2.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当今数学教学中提倡的一个理念。它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不是把学生单纯当作接收知识的载体,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本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p><p>课前准备</p><p>教师准备:PPT课件</p><p>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p><p>教师指导</p><p>学生活动</p><p>效果检测</p><p>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4分钟)</p><p>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爱好。</p><p>2.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p><p>1.自由说爱好。</p><p>2.一边看,一边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p><p>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p><p>甲数比乙数的4倍多13。</p><p>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16分钟)</p><p>1.组织交流姐姐的邮票张数与弟弟的邮票张数有什么关系。</p><p>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p><p>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p><p>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条件,画线段图并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p><p>4.组织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p><p>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列方程解答。</p><p>5.组织学生讨论。</p><p>(1)题中有两个未知量,你是如何设未知数的?</p><p>(2)形如x+3x的算式你是如何计算的?</p><p>6.引导学生探究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的解题方法。</p><p>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姐姐的邮票张数与弟弟的邮票张数的关系,再全班汇报。</p><p>2.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汇报: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p><p>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画线段图理解本组所选的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汇报: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p><p>4.根据本小组列出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汇报时说明解题过程和依据。</p><p>5.(1)讨论后明确:设两个未知量中较小的量为x,这样列式、解答比较简便。</p><p>(2)讨论后明确: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个x与3个x合起来是4个x。</p><p>6.自主探究,交流解题过程。</p><p>3x-x=90</p><p>x=45</p><p>3x=45×3=135</p><p>2.填空。</p><p>x+5x=()</p><p>a-0.9a=()</p><p>5x+4x-1.5x=()</p><p>3.8b-1.4b+b=()</p><p>(4m+5m)÷3=()</p><p>3.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p><p>(1)一个数的9倍比它本身大32.8,这个数是多少?</p><p>(2)一个数的4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6.8,这个数是多少?</p><p>(3)图书馆共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2023本,学生用书是教师用书的3倍。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各有多少本?</p><p>4.解决问题。</p><p>刘老师买了一套衣服共花了240元,其中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1.4倍,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p><p>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7分钟)</p><p>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70页1、2题。</p><p>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70页3、4题。</p><p>1.独立解答,汇报解题过程及检验方法。</p><p>2.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互评、修正。</p><p>5.在下面的□里填上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p><p>24×□-□×15=18</p><p>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p><p>1.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p><p>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p><p>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p><br /><p>教师批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