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第二学期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教学计划及分单元课时计划
<p>2023春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教学计划及分单元计划</p><p>一、 教材内容分析:</p><p>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p><p>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p><p>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p><p>二、 教学目标:</p><p>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 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p><p>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p><p>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p><p>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p><p>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p><p>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p><p>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p><p>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p><p>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三、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p><p>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p><p>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p><p>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p><p>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p><p>四、 教学措施:</p><p>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p><p>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p><p>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p><p>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 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 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p><p>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p><p>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p><p>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p>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p><p>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p><p>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p><p>六、实践活动安排:</p><p>教材51页安排了数学乐园的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根据本节活动的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设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不同活动层面,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p><p>七、学生辅导计划:</p><p>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p><p>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p><p>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p><p>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p><p>八、课时安排:</p><p>教学内容课 时</p><p>一、认识图形(二)(4课时)</p><p>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p><p>三、分类与整理(2课时)</p><p>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p><p>五、认识人民币(4课时)</p><p>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p><p>七、找规律 (5课时)</p><p>八、总复习 (5课时)</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