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0:3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案例 让课堂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

<p>主题:复习“解决问题”</p><p>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p><p>目标确定的依据</p><p>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p><p>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p><p>2. 教材分析</p><p>大家知道,新教材中的“用数学”,类似于老教材中的应用题。通过“用数学”教学,既要求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又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p><p>3. 学情分析</p><p>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所以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认真读题,根据已知数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这样,学生能全身心参与学习活动,更深刻地感受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p><p>学习目标</p><p>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晰说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p><p>结合具体情境,熟练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p><p>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p><p>评价任务</p><p>1.结合学雷锋做好事的例题,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完成目标一</p><p>2.通过列算式解决四个情境例题,并准确计算,完成目标二</p><p>3.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完成目标三</p><p>教学过程</p><p>复习导入</p><p>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吧,“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这里来。”指明一列学生,给他们出示卡片,一人答一道题,要求念完整。说一道,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判断对错。挑两列。</p><p>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对“解决问题”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解决问题” 二、讲故事解决数学问题</p><p>1.每年的三月是学雷锋月,少先队员学雷锋做好事,三班和四班一共做了18件好事,其中三班做了8件,问四班做了几件?</p><p>回答老师的问题:①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②问题是什么?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加法还是减法?知道了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问另一部分,我们应该用减法。④列出算式。</p><p>请同学们在书写本上做这一道题。之后挑一位同学说答案。再让另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判断对错。</p><p>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17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知道了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问另一部分,我们应该用减法。</p><p>(四班的小明也做了好事,妈妈要奖励他。)</p><p>2.妈妈带小明到超市里买东西,买一包饼干花了3元钱,买一袋糖果花了9元钱,问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p><p>回答老师的问题:①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②问题是什么?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加法还是减法?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④列出算式。</p><p>请这两列的同学在书写本上做这一道题。之后挑一位同学说答案。再让另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判断对错。</p><p>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p><p>(之后妈妈又带他去公园里玩,他们经过一个池塘,看到有几只青蛙跳来跳去。)</p><p>3.荷叶上有8只青蛙,又跳上来了6只,问一共有几只青蛙?</p><p>回答老师的问题:①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②问题是什么?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加法还是减法?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④列出算式。</p><p>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p><p>请这两列的同学在书写本上做这一道题。之后挑一位同学说答案。再让另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判断对错。</p><p>(从公园里出来,小明看到公园门口有一位阿姨在卖气球。)</p><p>4.阿姨左手拿着7个气球,右手拿着9个气球,问一共有几个气球?</p><p>回答老师的问题:①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②问题是什么?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加法还是减法?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④列出算式。</p><p>请这两列的同学在书写本上做这一道题。之后挑一位同学说答案。再让另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判断对错。</p><p>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知道了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我们应该用加法。</p><p>好,我们看看,黑板上的四道题,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听完一道题目时,应该先说说我们知道了什么,再看看问题是什么?接着想一想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是用加法还是减法,再列算式。</p><p> 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气球,他们愉快地回家了。小明快乐的一天过去了,同学们看,在他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那么在你身边都有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不能提出来一个数学问题让我们回答一下呢?</p><p>三、巩固强化</p><p>同学们提出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之后找一位同学口答。</p><p>四、总结</p><p>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p><p>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p><p>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交流,我明白了,应该让每一节课都常态化,把每节课当成一次自我观察的机会,逐步提升自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案例 让课堂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