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0:29

新教师培训心得最新版

<p>新教师集中培训在十月末如期展开,18日组织了教研员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如何确定语用关键点”的讲座,通过陈老师的讲解,为我们今后的执教点明了方向。</p><p>下午教育学院的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20日上午,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去了廷佐小学进行听课,由该校的姜老师和柴老师分别执教《诺贝尔》和《狼和小羊》,以下是我个人的听课反思:</p><p>《诺贝尔》这篇文章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语言朴素而感人。</p><p>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姜老师继续运用“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去自育自学,让学生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希望学生能自己感悟到诺贝尔的成就以及他伟大的品格,并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阅读的方法,尤其是过渡自然和条理清楚值得我们学习。</p><p>第二节低段的《狼和小羊》一课,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柴老师在本堂实践课中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儿童化,教学效果比较明显。</p><p>通过观察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在感悟第一次对话时,柴老师利用黑板上绘小溪图,让学生观察狼和羊的位置,来理解“上游”和“下游”,并联系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没有根据的,又引出“找碴儿”这个词语。柴老师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狼共找了几次碴。这使得教学过程很自然,很流畅,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认识。</p><p>抓住“人物”特点展开教学。柴老师在教学中紧扣三次“找碴儿”。抓住“气冲冲、喊”等引导学生边读边感悟狼的凶恶;抓住“温和”、“喊道”等词引导学生感悟羊的温顺。两个特定的“人物”,两种鲜明对比的性格,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地引导,通过学生多种形式地感情朗读,这两个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们心里了。</p><p>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二年了,今后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边学边成长。</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教师培训心得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