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0:1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p>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p><p>教学内容:</p><p>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P47.</p><p>教学目标:</p><p>1、经历探索过程,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数。</p><p>2、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p><p>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p><p>教学重点:</p><p>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进行简便计算。</p><p>教学难点:</p><p>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推导过程与运用。</p><p>教具准备:</p><p>PPT课件等</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p><p>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乘法的运算规律。</p><p>(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p><p>ab=ba</p><p>(ab)c=a(bc)(黑板板书)</p><p>(那么加法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让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p><p>二、创设情境、操作体验</p><p>1、由生活引入,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的含义。</p><p>数一数:本班男生的人数和本班女生的人数,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p><p>男生+女生:(26+17)人</p><p>女生+男生:(17+26)人</p><p>结果无论哪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p><p>再举书本上两个例子来说明。</p><p>26+17=17+26</p><p>3+2=2+3</p><p>15+20=20+15</p><p>a+b=b+a (黑板板书)</p><p>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较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p><p>突出强调交换的意思。结果表明:两个式子的加数交换了位置,但和不变。再要求学生自己举一两个例子来试试看。</p><p>2、出示题目: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看,有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p><p>方法一:先算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数:(28+17)+23人。</p><p>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们加起来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p><p>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p><p>(3+2)+5=3+(2+5)</p><p>(19+12)+38=19+(12+38)整十</p><p>(a+b)+c=a+(b+c)</p><p>结果表明,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p><p>3、再举书本中的例子来说明结合的两个数的条件和原因。</p><p>57+49</p><p>=50+7+40+9</p><p>=50+40+7+9</p><p>=(50+40)+(7+9)因为50+40=90,90是一个整十数。</p><p>=90+16</p><p>=106</p><p>三、巩固练习,加深记忆。</p><p>1、书本P47(3)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列各式。</p><p>2、想一想: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p><p>82 + 0 = 0 + 82</p><p>47 +(30 + 8)=(47 + 30)+ 8</p><p>(87 + 68)+ 32 = 84 +(68 + 32)</p><p>75 +(48 + 25)=(75 + 25)+ 48</p><p>3、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p><p>38+76+24 (88+45)+12</p><p>四、布置作业。</p><p>五、板书设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