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9:52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辆车》教案

<p>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p><p>教学目标</p><p>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p><p>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p><p>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p><p>教学重点</p><p>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p><p>教学难点</p><p>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p><p>教学过程</p><p>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p><p>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加法问题,给大家说一说?今天,小兰和小明要去调查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你们愿意和他们一块去吗?</p><p>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p><p>(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p><p>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p><p>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p><p>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p><p>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p><p>学生1:他们说的都对,因为小兰是先数左边的3辆,再数右边的2辆,小明是先数左边的2辆,再数右边的3辆,不管怎么数,都是5辆.</p><p>学生2: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数的就不一样,列式也不一样,但是得数是相同的.</p><p>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p><p>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p><p>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p><p>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p><p>(教师板书:3+2=2+3 )</p><p>(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p><p>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p><p>2.我们先用小圆片代表花来摆一摆.同桌2人,一人摆,一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说出2个不同的算式.</p><p>3.反馈.</p><p>(三)出示图片:小鸟图</p><p>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p><p>学生1: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有3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2+3=5.</p><p>学生2:地上有3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一共有5只小鸟,算式是3+2=5.</p><p>(四)出示图片:小兔子拔萝卜</p><p>1.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看到路边的地里,几只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你能给大家提一个加法问题吗?</p><p>学生1:1只小兔加4只小兔等于几只小兔?</p><p>学生2:1个萝卜加2个萝卜等于几个萝卜?</p><p>学生3:上面有4只小兔,下面有1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p><p>学生4:上面有1个大萝卜,下面有2小个萝卜,一共有几个萝卜?</p><p>2.教师:你们提的问题真好,现在我们在小组内继续提问,并讨论解决所提的问题,一会儿汇报给大家.</p><p>3.小组活动并汇报.</p><p>(五)出示图片:蜡笔图</p><p>1.他们俩发现了这么多的加法问题,非常高兴,想把今天看到的都画下来.他们拿出蜡笔,发现了什么?</p><p>小兰的盒子里有5支蜡笔,小明的盒子里一支也没有.</p><p>2.教师:小明被难住了,要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该怎么列呢?</p><p>学生:小兰借给小明1支,就可以列出1+4=5,4+1=5.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列出0+5=5,从下往上看可以列出5+0=5.</p><p>(五)出示图片:排队图</p><p>1.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小兰和小明给我们出了一道题,想看一看吗?</p><p>学生1:一共有 10个小朋友.</p><p>学生2:小兰排第 7</p><p>学生3:从右边数,小兰排第 4.</p><p>学生4:从左边数,小兰排第 7 ,从右边数,小兰排第 4.</p><p>三、游戏:我摆你说.</p><p>学生2人一组,用15个小圆片,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说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p><p>当学生提出两边各摆2个,列出的两个算式一样时,老师要说明:两个算式相同时,只需列一个算式.</p><p>四、全课总结.</p><p>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p><p>教学设计点评</p><p>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p><p>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问题,拉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接着,又创设了到生活中调查加法问题的情境,使数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起来轻松而有趣。</p><p>2.给学生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p><p>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在停车场、公园,小白兔拔萝卜等问题情境中,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不论是全班交流,小组交流还是同桌交流,都让他们自主探索,老师不加干涉,使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p><p>3.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p><p>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指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促进大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是大脑的老师。在观察鲜花图时,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花,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做我摆你说的游戏,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精神体验。</p><p>探究活动</p><p>找朋友</p><p>游戏目的</p><p>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p><p>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p><p>游戏准备</p><p>将所有5以内的加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p><p>游戏过程</p><p>1.将口算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张.</p><p>2.将学生排好顺序.</p><p>3.两个卡片中的算式结果相等,数字顺序相反的为一组.一个学生说完,同组的另外</p><p>一个学生马上要接着说.例如:一位同学举出口算卡片2+3说:我是2+3=5,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位同学则举出3+2说:我是3+2=5,你的朋友在这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辆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