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按比例分配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p>认识按比例分配</p><p>师(手里举着十支铅笔):今天薛鹏程和徐逸帆的预习作业做得真好,我想把这十支铅笔奖给他俩,该怎么分?</p><p>生甲:每人五支。</p><p>生乙:把十支铅笔平均分给他俩。</p><p>师:说得真好,把十支铅笔平均分给他俩,每人五支。(板书平均分 ,把铅笔分给两人。)</p><p>师(再拿出十支铅笔):我还想把这十支铅笔将给这次口算比赛获第一第二名的同学,应该怎么分?</p><p>(学生在下面议论争辩分法)</p><p>生甲:我认为不应该再平均分。</p><p>师:为什么?</p><p>生甲:那不公平。</p><p>师:那该怎么分?</p><p>生乙:我认为应该三七开。</p><p>师:三七开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三七开?</p><p>生乙:就是第一名得七支,第二名得三支,那才显示出第一名的实力。</p><p>生丙:我认为应该四六开,第一名得六支,第二名得四支,差距不能太大。(学生都认为比较合理)。</p><p>师:这还是平均分吗?</p><p>生齐:不是。</p><p>师:那可以叫什么呢?</p><p>生甲:按个人成绩分。</p><p>生乙:按一定的比来分。</p><p>师:说得真棒。三七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怎样的比来分?四六开</p><p>呢?</p><p>生:三七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3∶7的比来分;四六开就是把十支铅笔按4∶6的比来分(板书);</p><p>师:那平均分就是把十支铅笔按</p><p>生接:1∶1来分。</p><p>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某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比如(出示实物投影)有两台同样的播种机种地,甲台播种机工作了4小时,乙台播种机工作了3小时,共得酬金210元。这些酬劳两位机主能年平分吗?</p><p>生齐:不能﹗</p><p>师:那该怎么分?</p><p>生:把210元酬劳按他们的工作时间来分配,多劳多得。</p><p>师:你真棒﹗(板书:把210元酬劳按工作时间4∶3来分配。)</p><p>像这样把一样事物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p> <p>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这样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听听。</p><p>生甲:我回家做作业的时间通常是一小时,40分钟做语文,20分钟做数学。</p><p>师:那你是把六十分钟按照几比几来分配的?为什么要这样分配?</p><p>生甲:我是把六十分钟按照4∶2来分配的,语文四份,数学两份,因为语文要写日记,比较花时间。</p><p>生乙:我每天都喝高乐高,一杯高乐高里有两份是高乐高,一份是水</p><p>师:谁来说说他的这杯高乐高里高乐高与水的比是多少?</p><p>生丙:这杯高乐高里高乐高与水的比是2∶1。</p><p>生丁:老师,这样喝会胖的,里面卡路里太高﹗</p><p>师:你认为一杯高乐高冲剂高乐高与水的比是多少合适呢?</p><p>生丁:我认为一杯里高乐高占2份,水占3份比较合适。</p><p>师:谁能说说他的这杯高乐高冲剂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p><p>生;5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做了铺垫。)</p><p>生乙:老师,我就是喜欢和浓一点的嘛,2∶1不行吗?</p> <p>教学反思:</p><p>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生活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拟者。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由教师将一个个知识点被动地传播给学生,而是应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新大纲也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p><p>在课堂上老师用热情洋溢的话语,引人入胜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数学是行之有效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