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教学目标:<p>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p><p>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p><p>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p><p>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关系。</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 :</p><p>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上可课,你们都认识我吗?(生答)我来介绍一下,我姓吴,所以你们就叫我-吴老师。就现在而言,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我们是怎样的关系呢?</p><p>2、师:今天吴老师给你们上课,高兴吗?(生:高兴)现在我要看看那一小组的同学坐得最好,好的奖励1小组3个五角星。(教师奖励五角星)。今天啊,我们的同学表现真好!</p><p>3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把刚才老师提供给你的一些信息和数据,能编成应用题吗?</p><p>生:吴老师要奖励四年级的同学,每组奖励3个五角星,奖励4组,一共要奖励多少个五角星?</p><p>师:算式怎样列啊?</p><p>生:乘法算:34=12(个)</p><p>师:假如用加法算那就是:3+3+3+3=12(个)</p><p>师:刚才几个相同加数,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p><p>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p><p>以后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我们就用乘法来计算。</p><p>比如说:老师现在要练习写粉笔字,写了吴,吴,吴,吴再写一个吴,刚才写了几个(生:5个),一共写了几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齐读意义</p><p>二、教学除法</p><p>1、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谁能把它改编成一道除法应用题。算式是什么?</p><p>生:123=4(组)</p><p>生:124=3(个)</p><p>板书三种算式,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p><p>2、观察算式,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p><p>师:那这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p><p>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p><p>师:讨论的怎么样了?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p><p>①、反馈讨论意见。</p><p>比如:编一编老师写吴的 应用题。</p><p>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吗,举例几个</p><p>②、板书:几个例子。板书因数因数=积,</p><p>③、寻找乘除法之间的关系。</p><p>师:通过大量的举例你发现了什么?</p><p>④板书各部分关系</p><p>师: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乘除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四)、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p><p>1、理解乘法的意义</p><p>师:从他们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乘法是求两个因数相乘积的运算。</p><p>4、理解除法的意义</p><p>(1)、提问: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一想,除法实质上就是求什么呢?(这个商相对于乘法来说他是什么?)</p><p>(2)、那怎么求这个因数呢?引出: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p><p>(3)、揭示除法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除法?</p><p>板书定义,齐读</p><p>(五)、揭示乘除法的关系</p><p>教师: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p><p>(六)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出示课题)</p><p>二、应用乘法的各部分关系解决问题:</p><p>师: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那同学们想想,我们在哪些地方已经应用到乘法的这种关系了?(可以填些数、乘法验算、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p><p>(1、 填空,你能举个例子吗?说的是不是和我一样的类型,你能根据上面的题目填一填吗?2、还在哪里应用过了,引出验算。3、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若出来则让学生举例,若不出来则说:这个括号里的数是要我们求的,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除了用括号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出求未知数X)</p><p>四、巩固练习</p><p>(一) 填空</p><p>728=9 2、.20232023=87</p><p>8()=72 20233=( )</p><p>()9=8 2023187=( )</p><p>1)说说填写的依据</p><p>(2)第3小题中 a 、b 、c 可代表哪些数?</p><p>强调不可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p><p>(二) 计算并验算</p><p>2023 2023 2023</p><p>三题中挑一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验算的依据是什么?</p><p>(三)求未知数</p><p>师:应用乘法的各部分关系可以求未知数,那么,这题的未知数是多少?怎样求呢?</p><p>出示:X26=468</p><p>(1)、放手让学生自己先求</p><p>(2)、说说你是怎样求的?为什么这样求?应注意什么?</p><p>(3)、为了使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可以把X26省略乘号,写成26X。</p><p>(4)集体训练:35X=840 18X=810(指名板演)</p><p>四、总结</p><p>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