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p>课题: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p><p>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例1和例2,练习十一的第1、2题。</p><p>教学要求:</p><p>1、使学生在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p><p>2、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p><p>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p><p>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p><p>教学准备:小黑板</p><p>教学方法:启发式</p><p>教学过程</p><p>一、课题提示</p><p>我们学了几年数学,几乎每天都与加法打交道,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今天我们学习加法的意义。(板书课题:加法的意义)</p><p>二、教学新课</p><p>(一)、教学加法的意义。</p><p>1、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说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画线段图。</p><p>2、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数(在图下板书)然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p><p>3、引导看线段图,老师辅以手势说明,我们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这一个数,可见加法是一种运算。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p><p>4、说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什么是加数?什么是和?</p><p>5、刚才的加法中,加数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举例:7+0=7,0+7=7,0+0=0。,得出结论,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p><p>(二)教学加法交换律。</p><p>1、看例1线段图,刚才我们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还可以怎样列式?</p><p>2、为什么用加法算?</p><p>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在两个算式间画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p><p>4、如果其他任意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一下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变呢?</p><p>5、出示例2两组式子,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并板书加法交换律。</p><p>6、加法交换律除了用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外,还可以用字母写成的式子来表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p><p>说一说a和b分别表示什么?比较一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的式子,哪一种简明好记。</p><p>7、巩固练习: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