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9:30

四年级数学教案——“测量与估计”教学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四年级下册第99--100页《测量与估计》<p>教学目标:</p><p>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p><p>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p><p>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p><p>教学准备: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p><p>教学过程:</p><p>教学设想</p><p>学生活动</p><p>备注</p><p>一、 引入</p><p>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p><p>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p><p>2、我们已经有了估计的经验,但是为了让我们估计的数量更准确一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实验来测量和估计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p><p>二、操作与思考</p><p>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p><p>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p><p>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p><p>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p><p>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p><p>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p><p>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p><p>合作要求:</p><p>*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p><p>*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p><p>*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p><p>*写出算式,得出结果。</p><p>三、练习与应用</p><p>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p><p>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p><p>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p><p>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p><p>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p><p>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p><p>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p><p>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测量与估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