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9:30

四年级数学教案:梯形的特征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特征。<p>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p><p>1.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p><p>(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p><p>2.怎样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直尺和三角板仿,照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验。)</p><p>第一步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一条直线重合。固定三角板;</p><p>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紧靠直尺向另一条直线平移三角板:</p><p>第三步一如果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条直线就平行,教师在带领学生检验的同时.还要强调每一步应该注意些什么?从而加深学生对画平行线的认识。</p><p>二、新课</p><p>1.教学什么是梯形</p><p>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44页,观察书上所画的梯子、堤坝、沟渠的横截面。</p><p>我们可以把梯子、堤坝、沟渠的截面图抽象成一个四边形,也就是书上的图。请大家拿出直尺和三角板。检查一下,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p><p>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特点,教师注意巡视。同时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会用检验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查.</p><p>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用直尺和三角板规范地画出一个梯形;</p><p>指名学生回答自己检查的结果,引导大家归纳出这样的四边形.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不平行:</p><p>由此给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p><p>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组,因为学生往往记住对边平行而忽略了只有一组,于是可以提问:平行四边形是梯形吗?</p><p>指名让学生回答后.指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p><p>2.教学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作梯形的高。</p><p>指出: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p><p>教师边叙述边结合黑板上的梯形进行说明,并写上梯形各部分的各称。</p><p>再提问:梯形的高又该怎样来画呢?</p><p>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梯形中高的画法与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然后教师说明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同时用三角板</p><p>在黑板上画出梯形的高来。</p><p>然后指出:梯形的高实质上就是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p><p>3.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1题。</p><p>先指名学生回答第1问,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正确使用三角板作垂线,对操作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p><p>4.教学等腰梯形。</p><p>教师出示课前用纸片做好的等腰梯形,提醒学生注意:下面我将这个梯形对折一下.大家想一想会有什么结果?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大家看到两部分完全重合上了,然后提问: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了说明什么?</p><p>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p><p>由此指出:像这样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p><p>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以让学生围三四个梯形,同时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p><p>三、巩固练习</p><p>1.判断正误。</p><p>(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p>(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p><p>(3)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叫做梯形的高。()</p><p>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4题。</p><p>第3个图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因此也是梯形。实际上是一个直角梯形。当然不必向学生讲它的名称。相互平行的两边中的短边是上底,长边是下底。</p><p>3.做练习三十二的第5题。</p><p>学生能拼出几种算几种,不必举全,例如:</p><p>4.做练习三十二的第6题.</p><p>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p><p>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53页思考题</p><p>如果细分,这道题的答案是:直角三角形有6个,等腰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长方形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各种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有9个。但不要求学生举全。</p><p>5.整理和复习</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梯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