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的例8,练习二十二的第9-12题。</p><p>教学目的:</p><p>1.使学生会用查表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2.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p><p>教具准备:教师把例8的价格表画在小黑板上。</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p><p>1.口算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p><p>教师记时间,看3分内有多少学生没有做完。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集体订正时,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p><p>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p><p>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p><p>教师: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2023倍,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右移动。)分别移动几位?(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p><p>二、学习新知</p><p>1、教学例8。</p><p>教师: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售货员把某些商品的售价根据数量的不同排出售价表,这样在卖东西时就可以很快求出总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查表进行计算的方法。</p><p>出示小黑板上的面粉售价表。</p><p>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面粉售价表上标明的是每千克2.14元的面粉从1千克到9千克的售价。</p><p>教师引导学生看售价表。指名说出1千克到9千克的售价各是多少元。</p><p>教师:我们要买1到9千克的面粉,就可以从表上直接查出应付多少钱。现在我们看一看要买9千克以上的面粉,怎样用这个售价表很快算出要付的钱数。</p><p>教师:如果要买10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同学们能根据售价表很快算出得数吗?让学生适当讨论。</p><p>如果学生说出用加法进行计算,教师应肯定是对的。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可以指一下1千克的售价对学生做适当的启发。使学生明确:用1千克的售价乘以10就是10千克面粉应付的钱数,也就是</p><p>2.2023=21.4元。这种方法比较简便。</p><p>教师:如果要买40千克的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85.6元。)</p><p>你是怎样想的?(先在售价表中查出4千克的售价8.56元,然后再把8.56扩大10倍,就可以求出应付的85.6元。)</p><p>这是利用什么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p><p>教师;如果买70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149.8元)</p><p>如果买100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应付214元。)</p><p>教师:如果买2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元?</p><p>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计算。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指名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中没有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可启发学生:</p><p>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查表的方法计算整十、整百千克面粉的价钱,能不能利用前面的知识使这道题的计算简单一些呢?</p><p>25可以看成几十与几的和?(20与5的和。)</p><p>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会求吗?(在表中可以直接查到。)</p><p>那么,25千克面粉应付多少钱该怎样求呢?(把20千克的价钱与5千克的价钱合起来。)</p><p>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p><p>2.基本练习。</p><p>做例8后面的做一做。</p><p>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p><p>三、巩固练习</p><p>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p><p>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对求3.6米花布的总价怎样算可以进行讨论。</p><p>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p><p>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p><p>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8题。</p><p>四、小结(略)</p><p>五、作业</p><p>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p><p>课后附记:</p>教学目的:<p>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性。</p><p>2.让学生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的不同对三形进行分类。</p><p>教具准备:三角板,红领巾、小旗、自行车等含有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木框,电线杆、三角形房架模型,木条,小棒、三角形纸片(不同角度的)。</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p><p>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角?</p><p>2.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p><p>3.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说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p><p>二、新课</p><p>1.导入新课。</p><p>教师先在黑板上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p><p>教师:大家都知道,角是由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边讲边指黑板上的角),这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现在我在角的两边上分别取一点就得到两条线段(边讲边操作),再把这两点连接起来(如图):</p><p>教师将多余的线擦去后,提问:大家看,出现了什么图形?(三角形。)</p><p>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新图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p><p>2.教学三角形。</p><p>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p><p>学生回答后,出示红领巾、三角旗、房架模型等。</p><p>教师将实物放在黑板上沿其轮廓画出三角形:</p><p>画好三角形后,去掉实物,提问:</p><p>这些图形是什么形?(都是三角形。)</p><p>指出:像红领巾、三角旗和房架等,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形状都是三角形。</p><p>板书:三角形</p><p>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个三角形,数一数每个三角形有几条线段。(教师指着三角形带着学生一块数。)</p><p>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线段。(板书:三条线段)</p><p>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指名一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摆的三根小棒是否首尾相接,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p><p>学生摆好后,先让大家看摆的是否正确。</p><p>再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学生的叙述是否正确。</p><p>教师在投影仪上摆成三角形状。</p><p>然后提问:如果这样摆,得到的是三角形吗?为什么?</p><p>那么,这三条线段要怎样摆才能得到一个三角形呢?</p><p>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说:一根挨一根、互相连接......,这时,可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围成。(板书:围成)</p><p>教师再把三根小棒摆成三角形。</p><p>那么,什么叫三角形呢?</p><p>引导学生总结。</p><p>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p><p>让学生齐读什么叫三角形。</p><p>3.练习。</p><p>出示投影片: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为什么?</p><p>4.教学三角形的特征。</p><p>教师:大家找出了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完全相同,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如果有,大家找找看。</p><p>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归纳出:</p><p>(1)它们都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p><p>教师要指出:这三条线段分别叫做三角形的边。</p><p>(2)它们都有三个角。</p><p>(3)它们都有三个顶点。</p><p>教师在归纳的同时在三角形上标记出来,如下图所示:</p><p>5.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p><p>出示电线杆、自行车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p><p>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p><p>让学生甩手分别拉一拉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看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从中得知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不变形)</p><p>指出:正因为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稳定性,所以,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p>d;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稳定性?</p><p>让学生举例后,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特性呢?</p><p>让学生先看教科书第141页的电线杆模型,让学生先指出哪一部分应用了三角形不变形的特性,然后提问:</p><p>如果把支架上的斜木去掉,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p><p>教师让学生按一按,会发现横杆易变斜,指出:这样就会不稳定,也就容易发生危险。</p><p>再问:该怎么办才好呢?</p><p>引导学生想到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一斜条。</p><p>6.做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p><p>让学生先想想这是为什么,再回答。</p><p>7.教学三角形的分类。</p><p>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如图):</p><p>教师: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角的特点把它们分一下类呢?</p><p>引导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p><p>(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板书:三个角都是锐角。</p><p>然后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p><p>(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板书:有一个是直角。</p><p>再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p><p>(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板书:有一个角是钝角。</p><p>同样将上述三角形中属于这一类的放在一起。</p><p>由此得到如下图:</p><p>根据上述分类给三角形命名。指出:我们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把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把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p><p>教师边口述边将各自的名称写在该类的三角形上方。板书成下面形式:</p><p>我们把三种三角形用一个集合圈来表示可以画成这样:</p><p>三、游戏</p><p>教师在一个袋子里放三个三角形,分别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请学生猜一猜各是什么三角形。</p><p>对于露出的这个角是钝角或直角的时候可以确定,但露出的一个角</p><p>是锐角的情况,是不能确定的,可在课前用纸片做成钝角三角形,用虚线</p><p>表示出锐角和直角的情况(如右图)。可以先让学生判断,再分别出示这三</p><p>种情况。</p><p>四、小结</p><p>1.什么叫做三角形?</p><p>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p><p>3-什么叫锐角三角形?什么叫直角三角形?什么叫钝角三角形?</p><p>五、巩固练习</p><p>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p><p>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集体评判。</p><p>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p><p>(1)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p><p>(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p><p>(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p><p>教师要注意对第(2)题进行说明组成和围成的区别。</p><p>3.做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p><p>要求学生只做已学过的内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内容下节课再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