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9:28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

<p></p><p>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p>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51-52页练习十一6-9题与10*-11*。<p>教学目的:通过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p><p>教学过程:</p><p>一、口答</p><p>1.什么叫加法?</p><p>2.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你能用语言表述和用字母来表示吗?</p><p>二、混合练习</p><p>1.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p><p>让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来判断每个等式是不是符合运算定律的要求。</p><p>如15+(7+b)=(20+2)+b,虽然左右两边的运算顺序改变了,但由于两边的加数不同,所以不符合加法结合律。</p><p>2.做练习十一的第7题。</p><p>做题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下题目中数的特点,再想想简算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算更简便。订正后说说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区别。(加法交换律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但改变了运算的顺序。)</p><p>3.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p><p>让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说出表中有哪几种家具,每种家具三个月的产量各是多少,然后算出各种家具三个月的合计数,填在书上。算之前,提醒学生看一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订正时,让学生说出简便算法的依据。</p><p>3.做练习十一的第9题。</p><p>指名学生读题,说一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怎么求,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能凑整的就凑整,这样计算比较简便。</p><p>5.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一的第17*、18*题和第53页的思考题。</p><p>(1)做第10*题。</p><p>第(1)题,让学生观察一下题中的数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第(1)题中的数有这样的特点:1+19=20,3+17=20,5+15=20,7+13=20,9+11=20,所以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先算出上面每两个数的和,再求出总和为100。</p><p>第(2)题,有类似的特点:2+20=22,4+18=22,6+16=22,8+14=22,18+12=22,所以总和是110。</p><p>(2)做第11*题。</p><p>做题前,先让学生说一说50以内的双数有哪些,然后再独立完成。这题的答案是:除去加数位置交换的,可以有13种分法(包括0和50的和)。学生想出几种都行。</p><p>(3)做思考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