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7:37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和动手做教案设计

<p>[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第22-23页)</p><p>[教学目标]</p><p>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p><p>[教学重、难点]</p><p>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p><p>[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p><p>[教学过程]</p><p>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p><p>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p><p>二、生活中的运用</p><p>第2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p><p>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p><p>三、练一练:</p><p>第1题:通过“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亲自剪一刀,再说说是怎样剪的。</p><p>第2题:第(1)题,让学生实际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题,可以让学生画直线进行分割,除右边一个图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p><p>第课时:</p><p>[教学内容]动手做(第24-26页)</p><p>[教学目标]</p><p>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p><p>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p><p>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p><p>[教学重、难点]</p><p>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p><p>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p><p>[教学准备]</p><p>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p><p>[教学过程]</p><p>一、动手做:</p><p>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p><p>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p><p>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p><p>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p><p>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p><p>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p><p>三、试一试:</p><p>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p><p>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p><p>四、练一练:</p><p>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p><p>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p><p>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p><p>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p><p>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p><p>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实践活动和动手做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