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7:27

人教版《笔算乘法(进位)》三年级下册案例反思

<p>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p><p>教学目标:</p><p>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p><p>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p><p>3.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p><p>教学重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p><p>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p><p>1、口算</p><p>14×40 30×24 12×20 50×24</p><p>20×90 37×100 500×10 36×30</p><p>19×20 80×20 91×20 35×40</p><p>2、列竖式计算</p><p>24×12 78×11 33×21 19×9</p><p>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p><p>3、课件呈现下围棋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p><p>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p><p>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p><p>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p><p>二、亲身体验,探讨计算方法</p><p>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p><p>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p><p>2.组织交流。</p><p>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p><p>3.师生评议。</p><p>(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p><p>(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p><p>(3)重点评议笔算。</p><p>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p><p>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p><p>1.尝试练习。</p><p>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p><p>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p><p>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p><p>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p><p>3.解决问题。</p><p>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p><p>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p><p>4.游戏。</p><p>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p><p>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p><p>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p><p>四、课堂总结</p><p>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p><p>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p><p>五、课堂作业</p><p>练习十六第2、4题。</p><p>【教学反思】:</p><p>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由于本节课19×19乘的顺序及计算过程与前面不进位的一样,只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所以新课的教学,我主要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算,然后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从学生汇报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重点加强了对学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笔算乘法(进位)》三年级下册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