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7:26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随笔同步习题

<p>13:42:40认识时间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第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一年级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p><p>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里的钟表,再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从观察到画,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再利用课前画好的钟面,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发现有学生把5时55分认成6时55分,经过个别辅导,补救过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忆上课情形,认为经过上学期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时针,同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过于强调的是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学生也受老师教学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错误认识。因此在下一节练习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接着学习5分5分的数。学完后把时针表示几时与分针表示多少分合在一起,就是钟表上的这一时刻。</p><p>这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原因:</p><p>一、没有对旧知及时的复习,没有对旧的重点知识强化。</p><p>二、对于“分”这块应该强调一一对应关系,如:2对应10,忽视这块知识。</p><p>三、把学生看的太高,讲每一节课前,对学生实际接受情况。</p><p>四、不要把课设计的太满,让学生消化不了。</p><p>---------------------------------------------------------</p><p>认识时间同步习题</p><p>一、填空</p><p>1.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p><p>2.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分针走1小格是( )分。</p><p>3.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 )分,也就是( )。</p><p>4.分针从2走到6,走了( )分;时针从2走到6,走了( )时。</p><p>5.</p><p></p><p>新闻联播晚上( )时整开始,要播放30分,( )时( )分结束。</p><p>考查目的:了解钟面上的基本知识,知道时针和分针位置变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反映出的时间上的变化。认读时间,并结合钟面进行简单的推算。</p><p>答案:1.12, 60 2.1, 5, 1 3.60, 1时 4.20,4 5.7,7时30分。</p><p>解析:第1题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大格和小格。</p><p>第2题注意时针、分针的对比,区分走一大格表示的时间的不同。</p><p>第3题分针绕钟面一圈是1时,也就是60分。</p><p>第4题正确区分时针和分针走4格所表示的时间。</p><p>第5题需指导学生掌握,过30分针要走6大格,推算出分针的位置,进而读出时间。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用钟面学具拨一拨。</p><p>二、选择</p><p>1.一堂课的时间是( )。</p><p>A.40小时 B.4分钟 C.40分钟</p><p>2.钟面上的时间读作( )。</p><p>A.7时45分 B.8时45分 C.8时15分</p><p>3.如图,</p><p></p><p>钟面显示的时间用电子钟计时法表示是( )。</p><p>A.4:5 B.4:05 C.5:05</p><p>4.现在是6时30分,过一刻后是( )。</p><p>A.7时 B.6时45分 C.6时15分</p><p>5.时针只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p><p>A.5:25 B.6:25 C.5:30</p><p>考查目的:认识时间单位,能将合理的时间单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时间的认读和书写。认识“一刻”的含义,并会简单的推算。能根据时针、分针位置的描述,说出具体时间。</p><p>答案:1、C 2、A 3、B 4、B 5、A。</p><p>解析:第1题主要是区分时和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指导学生使用排除法解题。</p><p>第2题读钟面上的时间,先看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钟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讲解时可利用钟面拨一拨,关键是让学生找准时针在钟面上走过了哪个数。</p><p>第3题注意4:05的书写,提醒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p><p>第4题知道“一刻”表示15分,“过一刻”就是在30分的基础上再加15分。</p><p>第5题脱离了钟面,仅根据对指针位置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具体时间,较抽象。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钟面辅助理解。</p><p>三、解答</p><p>1.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分针。</p><p></p><p>考查目的:能通过前面3个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及所表示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规律并根据规律画出下一个钟面的分针。</p><p>答案:3:20 3:40 4:00 4:20。</p><p></p><p>解析:先让学生逐一认读和记录前三个钟面上的时间,再分析、发现规律,最后落实到“画出分针”这个要求上。</p><p>2.算一算。</p><p></p><p>考查目的:会进行简单的不跨时的关于时间的计算,巩固一刻和半时的认识。</p><p>答案:2:45 10:55 8:25</p><p>解析:由于学生没学过计算,只要求在钟面图上直观数出来即可。解答方式各异,如有学生直接在所读出的“分”上直接做加法计算,可适当鼓励。</p><p>3.这是小明的一天,连一连。</p><p></p><p>考查目的:让学生将几项活动及作息时间同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这4个时间词语进行连线,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不同的时间段的大致划分,巩固时间的认识与表示。</p><p>答案:</p><p></p><p>解析:指导学生先根据4幅图划分大致的时间段,并学会用时间日常用语准确表达时间。可用排除法,再与钟面上的时间一一对应。</p><p>4.快乐的周末。</p><p></p><p>军军可能什么时间在图书馆?圈一圈。</p><p>考查目的: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p><p></p><p>答案:军军10:25可能在图书馆。</p><p></p><p>解析:本题提供了4个选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分析去外婆家玩、去图书馆、回家吃饭这3件事之间的先后顺序,再结合4个钟面上呈现的时间,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特别是9:10这个时间点的推理排除尤为重要。</p><p>5.下面是小刚周日下午的活动安排表。</p><p>时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反思随笔同步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