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案例
<p>教学内容:96-98页</p><p>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同学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身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同学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p><p>2、培养同学初步观察、比较、笼统、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同学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p><p>3、培养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p><p>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p><p>教学准备:</p><p>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p><p>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p><p>教学过程:</p><p>一、例1</p><p>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p><p>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局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自身看图互相说一说)</p><p>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竞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p><p>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p><p>(同学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p><p>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p><p>3、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俺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p><p>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p><p>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p><p>老师指导同学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p><p>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p><p>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p><p>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教学案例 )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p><p>9+6等于多少呢?自身用小棒摆一摆。</p><p>同学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p><p>同学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同学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是怎样想的。</p><p>二、练习反馈</p><p>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p><p>同学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p><p>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p><p>同学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p><p>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p><p>同学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同学说出得数。</p><p>三、课堂小结</p><p>今天俺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p><p>教师指出:今天俺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p><p>四、课堂作业</p><p>同学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协助,也可以让同学借助学具学习。</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