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7:06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趋向

<p>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无限活力与精彩,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的试卷也在悄悄的改头换面,也渐渐有了新课程的春意。那么新课程理念下试卷的命题趋向如何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浅见。</p><p>一、淡化训练,关注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p><p>新《标准》中已明确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说明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不再停留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机械训练,已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p><p>如:AB=5(A和B都是自然数)请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算式。</p><p>这道题要学生很好理解比、分数应用题、整除的意义,再进行灵活运用,可提出A能被B整除……、A:B=1:5……、A是B的1/5等多角度的理解.</p><p>如:你怎样才能找出一元硬币的圆心位置,把你的方法写具体?</p><p>这道题已不再简单的检验学生对圆心的认识,而是综合考查圆的直径、半径、圆的特征等知识的灵活运用,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p><p>二、联系生活实际,凸显数学人文性。</p><p>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标语)试题内容要让我们的学生倍感亲切,必须要走出教材,走近生活,走向社会、甚至国际。这样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p><p>如:这是5月17日和6月11日非典情况统计表。</p><p>省份</p><p>确诊</p><p>病例</p><p>治愈</p><p>出院</p><p>死亡</p><p>省份</p><p>确诊</p><p>病例</p><p>治愈</p><p>出院</p><p>死亡</p><p>北京</p><p>2023</p><p>307</p><p>145</p><p>北京</p><p>2023</p><p>2023</p><p>186</p><p>天津</p><p>176</p><p>8</p><p>12</p><p>天津</p><p>175</p><p>128</p><p>14</p><p>山西</p><p>443</p><p>203</p><p>20</p><p>山西</p><p>448</p><p>391</p><p>24</p><p>浙江</p><p>4</p><p>浙江</p><p>4</p><p>1</p><p>1</p><p>1、请根据表格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计算出来?</p><p>2、对照表格你还能得出那些结论?(想对别人说些什么?)</p><p>此题结合全国关注的非典情况,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学生针对表格可看出非典形势趋向好转,一句想对别人说些什么?凸现人文关怀,从中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关心他人、关注社会。</p><p>三、丰富呈现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p><p>数学试题只局限于简单的数学题的形式是不够的,呈现方式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格式,借助实物照片、表格、图象、文字资料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在呈现信息上也灵活多变,允许信息不足、多余的现象,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p><p>如:学校组织春游,金鑫和石磊各带了若干元零花钱。回校后,两人交流花了多少钱。金鑫说:“我用了一半钱,还剩7.5元”。石磊想了想,说:“我也用去了一半,不过剩下的比你原来带去的钱少5元。”请你根据两人的对话,列式计算出石磊带了多少元钱。</p><p>这样的应用题采用对话情景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觉像生活中的交流、倾听。学生对此表现出亲切、喜欢的倾向,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p><p>四、解题策略多元化,重在培养创造力。</p><p>传统的“标准题”对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较好的作用,但从课标理念看,考试也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试题的解题方法不再是千人一面,更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题策略,更提倡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p><p>如:张大爷用一条长15.7米的篱笆,要在墙角围成一个菜园,张大爷应该怎么围(画出示意图)?这样围菜地可以有多少面积?(如果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p><p> </p><p>此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用绳子围可以有多种方案,主要检查的是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在面积相等情况下,材料的耗费问题。最佳方案是围成扇形,能得到更大的菜地面积。这样不仅检测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了解、运用,也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五、注重动手实践,以实践促发展。</p><p>《新课程》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发展的重要形式,考试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促发展。</p><p>如:用手量一量试卷的长大约是()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为1柞),约为()厘米(取整厘米数),如果把试卷卷成圆柱型,再加两个底面(圆柱粘合处不计)那么它的体积最大是()。</p><p>这是一道操作型的实践题,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活中的度量方法,估计试卷的长和宽,根据实际设计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这需要考虑圆柱的体积大小的重要因素──半径,从而快速的找到方案。</p><p>如:如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请简单设计一个方案?</p><p>此题是应用型的实践题,要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比例)及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旗杆的倒影与旗杆高度成比例)下提出自己的方案。 </p><p>六、加强学科综合,探索空间更为广泛。</p><p>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数学试题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命题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p><p>如:学校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空地,(图略)打算把它改造成花圃,并铺上草皮,要使花和草皮面积各占1/4,怎样设计更美观?请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画出示意图。</p><p>这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分数的应用、比例尺的综合运用的掌握情况,同时由于是改造花圃,学生要考虑美观性,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p><p>如:1、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 )%;</p><p>2、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 百里挑一( ) 百发百中( )</p><p>a和b两题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数学上学不到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