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7:05

勿让“创新”迷失了方向

<p>【案例描述】《买铅笔》</p><p>教师出示情境图。</p><p>师:袋鼠阿姨开了一家文具商店,一天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把铅笔都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有一捆10支和5支散的。)小朋友,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p><p>生1:小兔为什么要买铅笔?</p><p>师:好。</p><p>生2:小兔为什么到袋鼠开的店里买,不到别的店里买?</p><p>师:是啊,为什么呢?</p><p>生3:袋鼠为什么要开文具店?</p><p>师:你提的问题很有创意。</p><p>生4:(大声嚷道)它知道小兔要来买铅笔。</p><p>哄堂大笑。</p><p>生5:小兔为什么要买9支铅笔,不买多一些?</p><p>师:你认为呢?</p><p>全班肃静。</p><p>师:你们真聪明,看了这幅情境图能提出那么多有新意的问题。老师也提出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下多少支?你会算吗?</p><p>【案例反思】</p><p>新课标确实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此案例中,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观点,却没有理会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数学思考,是否有数学价值。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人文思考,更不能忽视数学本位的学习。在两者之间数学思考是重心,不能本末倒置。本案例中,学生所提的这些问题并非数学问题,更谈不上创新,简直就是胡思乱问。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先强调数学性和科学性,在来追求新颖性。而不是学生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把握好数学问题的价值取向。否则,问题再新,形式再活,也只会得到南辕北辙的效果。</p><p>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梅建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勿让“创新”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