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52

对小学科学复习和复习课的认识

<p>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学习应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科学素养的培养与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是借助于科学课上一系列探究实验这一载体来实现的。每学期,学生都接触到了不同的探究实验和科学活动,每个实验和活动的内涵不一样,学生从中获取的价值又不一样。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帮助学生回顾一下所经历的探究实验和科学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科学知识网络,深化已经形成的科学概念;二是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在复习过程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p><p>第一环节,师生梳理教材,形成知识网络。</p><p>无论哪个科目的复习都有梳理教材的过程。通过梳理教材整理已学知识(概念)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科学课复习也不例外。因为梳理教材、整理知识(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理解知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知识(概念)的熟练运用打下了基础。为了使梳理教材和整理知识(概念)更为有效且节省时间,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知识(概念)进行初步的整理。这样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网络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且对自身掌握情况有了认识,为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作了铺垫,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当然,学生课前的初步整理是不可能全面的,需要教师在学生梳理教材、整理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集全班学生的智慧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概念)结构,形成知识网络。</p><p>第二环节,借助科学概念,回顾探究活动。</p><p>经过第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科学知识(概念)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整理。但是,科学知识(概念)的形成是以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的,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知识(概念),挖掘知识(概念)的内涵,有必要对形成科学知识(概念)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回顾。</p><p>事实上,每一个单元中都有好几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个体所在的学习小组把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回顾一遍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以问题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在小组回顾结束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对所有的探究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回顾。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缺陷,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那么他所回顾的探究活动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过眼烟云。因此教师在全班交流前就要讲清楚认真倾听的要求,要求学生对别人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或质疑,通过这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交流的过程,并通过交流这一环节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p><p>第三环节,小组交流总结,内化复习内容。</p><p>在新授课的后半段都有一个总结的环节,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提纲挈领做一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内化吸收。复习课也一样,总结的环节不能缺少。但是复习课上涉及到的内容多,所以不能象新授课那样进行单一的提问式总结,复习课的总结应该是在小组内进行。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总结、相互交流,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小组内相互总结、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内化本节课的复习内容。</p><p>第四环节,组织当堂检测,巩固复习内容</p><p>在复习课上进行当堂检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检测既可以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又可以让教师了解复习的效果,让学生找出复习过程中的遗漏点、模糊点并进行修正。检测的过程并不是把复习过程中整理的科学概念和探究活动进行二次文本考查,而是挖掘科学概念内涵和深化探究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检测对科学概念、探究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自己的思维深度得到纵深的发展。</p><p>值得注意的是检测并不只局限于文本考查,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可以把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融为一体。</p><p>科学复习课是一个从未涉足和深入研究的领域,如何在复习课中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反馈复习的效果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每一个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去深思。我坚信,只要能够潜心研究,多方交流,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小学科学复习和复习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