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除法》观摩课优秀课堂实录
<p>【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除法》观摩课优秀课堂实录】</p><p>一、课前准备:</p><p>师:同学们,今天的座次和平时有什么不同?</p><p>生:今天是六个同学围坐在一起。</p><p>师: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围坐在一起的六个同学作为一个学习小组,来一起学习好不好?</p><p>生:好。</p><p>师:下面就请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问个好吧。</p><p>(学生互相问好)</p><p>师:下面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p><p>(选组长)</p><p>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刚当选的各位小组长。</p><p>(小组长分别报上自己的姓名)</p><p>师: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听,眼睛看着对方,希望同学们能做到这一点。</p><p>师:同学们到这里来上课,同学们辛苦了。(鞠躬)</p><p>(生不知所措)</p><p>师:同学们到这里来上课,同学们辛苦了。(鞠躬)</p><p>生:(顿悟)老师辛苦。(鞠躬)</p><p>(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要想让学生接受你的说教,必先让学生接受你的人。课前准备中,老师像拉家常一样,和学生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心贴的是那么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习惯。从老师连续两次鞠躬,学生顿悟后也学着鞠躬,说明学生已经接受了老师的教育。)</p><p>二、复习导入(出示口算卡片)</p><p>师:240÷8=</p><p>生:30</p><p>师;说完整(强调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p><p>生:240除以8等于30(是争取大家意见,体现了学生的主题性)</p><p>师:(有列举了其他的题目)21÷7= 18÷6=9×8=360÷9= 9÷3=</p><p>生:(举手抢答)</p><p>师:你是怎样算的?</p><p>生:乘法口诀,</p><p>师:你真棒!算除法时,想乘法(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方法,)</p><p>师继续列举题目60÷6= 21÷3=9×3= 60÷3 =</p><p>生抢答师评价:棒!</p><p>(在练习中,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别现象不是消极评价,而是积极引导,能引导学生用准确和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自然中学会思考与表述。)</p><p>三、迁移铺垫:</p><p>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特殊的口算题,(瞪大你们的眼睛)</p><p>板书:0+9=</p><p>生抢答</p><p>师:谁能在举些例子?</p><p>生:0+4= 0+7=0+3=……..</p><p>师: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你想说点什么呀?</p><p>生: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师让学生举例,进行巩固练习)</p><p>师:再看第二个,7-0=</p><p>(方法同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任何数减0都等于任何数)</p><p>师:还有一个。板书:0×7= 学生抢答</p><p>(步骤同上,引导学生发现0乘任何数都得0)</p><p>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接下来,这道题是什么?”</p><p>生:0÷7=(师表扬)</p><p>生:等于0 (师再让学生举例)</p><p>生:(总结)0除以任何数都得0</p><p>板书:0÷0=</p><p>生:还是0</p> <p>师:有想法吗?</p><p>生1:0除以0 一定等于0</p><p>生2:0除以0永远等于0</p><p>师:看这一组,0×3=</p><p>生:0乘3等于0</p><p>师:你能把它写成两个除法算式吗?</p><p>生1:0÷3=0(停顿)</p><p>师:那么0÷0等于3吗?(学生疑惑不解)</p><p>生2:0除以3 等于0; 3除以0等于0</p><p>(生自由讨论)</p><p>师引导学生观察 0÷7=0因为0×7=0 那么0÷0到底行不行?</p><p>生讨论</p><p>师:有没有一个数乘以0等于0?</p><p>生:有,0×0=0 1×0=07×0=0……..</p><p>生矛盾,展开讨论</p><p>师:打开课本28页,让学生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p><p>师总结:随着你们的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你们会发现0不能做除数。</p><p>(老师出示大量的0加几、0减几、0乘几、0除以几的口算题,以巩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和0在运算中的作用,为学习新知识扫清了障碍。对几除以0的问题,老师处理非常轻巧,“随着你们的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你们会发现0不能做除数。”,既让学生知道0不能做除数,又没有展开做不必要的分析,还留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思考空间。)</p><p>四、小组探究、合作学习</p><p>分两大组,每六人一块黑板,</p><p>师:老师与你们一块来比赛。(出示题目)</p><p>一组(师做)二组三组</p><p>456÷4=202305÷5=(101)630÷3=(210)</p><p>345÷3=202328÷4=(107)980÷7=140…….2</p><p>768÷6=202332÷4=(208)560÷4= 140</p><p>师生核对答案,师把商里面的0故意写大,</p><p>师:观察2、3组的答案有什么特点?</p><p>生:都有0</p><p>师:在什么地方?</p><p>生:中间或末尾都有0</p><p>师提示0的重要性,不能把0 丢掉,该有0 的地方得有0</p><p>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发现了很多的规律,你们觉得这种合作学习怎么样呀?</p><p>生:很管用</p><p>师:怎么管用呀?</p><p>生:合作就行;涨的知识多;三人行必有我师!.........</p><p>(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自然地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强烈愿望。如:在探索“什么时候商零”这一关键问题时,能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在思考讨论中发现“十位上的0其实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但是如果没有这个0占位,百位上的数就会“掉”到十位上去,几百零几就会变成几十几。)。给学生时间,给学生舞台,结果学生找出了规律,甚至有的学生回答堪称精彩,这是真正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p><p>师:下一步,我们就要这样合作学习,好,下课!</p><p>课后感悟:</p><p>(本节课,能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整合、修改,注重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探索性。本课还注重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如课前的习惯训练,让学生知道别人说话时,要专心听,眼睛要看着对方,老师问同学们好时,学生要起立鞠躬,问老师好;在和学生交流时,善于扣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接受自己,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主动进入研究0在除法计算中的作用状态之中。这种深厚的教学功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不仅关注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了探索的过程,只有把学生当成知识构建的主体,当作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