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19

小学数学教案之《二(上)5.1观察物体》推荐

<p>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p><p>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p><p>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p><p>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p><p>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p><p>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p><p>教学重点:</p><p>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p><p>教学难点:</p><p>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p><p>教学准备:</p><p>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p><p>1、课件出示一幅“盲人摸象”的画,配上故事。</p><p>听完故事问学生发笑的原因。</p><p>小结:在生活中,要想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我们要学会仔细、全面的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揭题。</p><p>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p><p>1.构建新知。</p><p>(1)本位观察:</p><p>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p><p>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p><p>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p><p>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p><p>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p><p>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p><p>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p><p>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p><p>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p><p>(2)换位观察:</p><p>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p><p>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p><p>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p><p>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p><p>生1:我们绕了一圈。</p><p>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p><p>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p><p>(3)全面观察:</p><p>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p><p>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p><p>(4)课件出示拍下来的照片。</p><p>问:这张是站在恐龙有哪里看到的?这张呢?</p><p>三、巩固新知。</p><p>(1)做一做</p><p>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p><p>(2)连一连</p><p>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p><p>连线游戏。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p><p>……</p><p>(3)想象:下图是一个从上往下看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体吗?</p><p>学生思考片刻后,举出:井沿、洗衣机、饮水机等等。</p><p>砚台、各种产品、月饼、装有袋子的VCD</p><p>四、总结</p><p>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教案之《二(上)5.1观察物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