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19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品

<p>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p><p>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p><p>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p><p>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p><p>教学重点: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p><p>教学难点: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p><p>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认识,知道对称图形的特征,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镜面对称有很多了解,这节课就是在这些基础,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镜面对称特征。</p><p>教学过程:</p><p>一、课前游戏</p><p>听老师的口令,学生做动作,先做正确的动作,再做反向的动作</p><p>(目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让学生体会左右方向相反作准备)</p><p>二、故事设疑,初步感知镜面对称</p><p>讲《猴子水中捞月》的故事。</p><p>你们猜一猜,小猴子能摘到月亮吗?</p><p>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p><p>(学生可能答:是影子,是水中的像),</p><p>(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的“物体能够在水面形成倒影”)</p><p>三、介绍镜子的发展史</p><p>人比猴子聪明,由水面能成像而发明了镜子</p><p>(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激发学生的未知欲)</p><p>四、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p><p>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p><p>(学生可能回答: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等)</p><p>是不是这样呢?</p><p>老师示范,并调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形成镜面对称的映像</p><p>那还有什么奥秘呢?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并可以做一些动作,看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p><p>学生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情况</p><p>(目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前后、上下的关系)</p><p>(在这次活动中可能有学生会发现一些规律,也有可能说不到位)</p><p>师生游戏:请一位学生上台,师生配合扮演人和镜子中的像,通过一些动作游戏让学生感知前后、上下是相同的。</p><p>学生游戏:分两人小组活动做游戏。</p><p>(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进一步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的前后、上下是相同的,并总结板书出来)</p><p>在此活动中,可能有的学生发现了左右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通过后面的活动再次体会;如果没有,就直接开展下面的活动。</p><p>学生活动: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老师说动作学生。</p><p>(目的:让学生产生左右方向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左右是相反的,总结并板书)</p><p>五、巩固练习,内化知识</p><p>师生共同完成P71面的第五题和思考题</p><p>在完成思考题时,老师可以采取一些直观的手段,强调运用全面得到的结论</p><p>六、拓展思维</p><p>请学生课后通过观察,找一找湖面对称的奥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