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全册
<p>单元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和乘加、乘减式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p><p>单元教学目标:</p><p>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p><p>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p><p>单元教学重、难点:</p><p>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p><p>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p><p>单元教学准备:</p><p>小棒、图片、课件等</p><p>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左右)</p><p>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p><p>2、 2——6的乘法口诀</p><p>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p><p>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p><p>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p><p>复习和整理……………………………1 课时</p><p>课题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p><p>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p><p>教学目标:</p><p>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p><p>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p><p>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p><p>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p><p>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p><p>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1.出示口算题,引出乘法简便。</p><p>3+3 5+5+5 8+8+8+8+8+8+8 9+9+9+9+9+9</p><p>4+4+4+4+4+……+4 15个</p><p>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p><p>问:你在哪见过乘法?</p><p>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p><p>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p><p>二、自主探究:</p><p>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p><p>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p><p>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p><p>6+6+6 3+5+1 7+7 2+2+2+2+2</p><p>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p><p>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p><p>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p><p>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p><p>(1)看,相同加数是几。 5</p><p>(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3个5</p><p>(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p><p>问:3是什么?5是什么?</p><p>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p><p>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p><p>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p><p>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p><p>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p><p>15个</p><p>写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p><p>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p><p>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p><p>横着看:3个4 3×4或4×3</p><p>竖着看:4个3 4×3或3×4</p><p>问:看法不一样,乘法算式怎样?</p><p>师: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p><p>师: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p><p>5.回忆,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说学会了哪些知识?</p><p>三、拓展运用:</p><p>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p><p>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p><p>7+8+10 a+a+a+a+a+a</p><p>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略)</p><p>3.连一连。</p><p>5+5+5 4+4+4+4+4 4+4 3+3+3 2+2+2+2+2</p><p>2×5 3×3 3×4 3×5 4×5</p><p>4.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p><p>5.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p><p>三、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p><p>课题二 乘法的初步认识</p><p>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p><p>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p><p>3.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p><p>教学难点: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p><p>教具准备:实物图片。</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游戏: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p><p>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p><p>二、自主探究:</p><p>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p><p>5 + 5 + 5 = 15</p><p>5 × 3 = 15 或 3 × 5 = 15</p><p>因数 因数 积</p><p>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p><p>5×6=30 4×2=8 6×3=18</p><p>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p><p>三、拓展运用:</p><p>1.“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p><p>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p><p>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p><p>3.做第4题。</p><p>4.开放题:一堆蛋糕,上面的规格:3×4 怎样装?</p><p>蛋糕:30克×12枚 说意思,再说说怎么包装。</p><p>课题三 乘法的初步认识</p><p>教学内容:教材第44、49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p><p>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p><p>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p><p>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p><p>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p><p>教学难点: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p><p>教具准备:主题图。</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p><p>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p><p>二、自主探究:</p><p>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p><p>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p><p>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p><p>3.小组汇报:</p><p>4.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p><p>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p><p>5.你发现了什么?</p><p>三、拓展运用:</p><p>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p><p>每束有( )朵花,共有( )束,一共有( )朵花。</p><p>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p><p>2.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p><p>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p><p>3. 5乘6 写作:( )×( ),6乘5 写作:( )×( )</p><p>4. 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p><p>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 )个( )相加。</p><p>乘法算式是:</p><p>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p><p>6+6+6+6=( )×( ) 5+5+5=( )×( )</p><p>2+2+2+2+2+2+2+2+2=( )×( )</p><p>6.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p><p>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p><p>7.开放题:用12根小棒,摆出2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3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4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6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p><p>课后小结: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p><p>课题四 5的乘法口诀</p><p>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p><p>教学目标:</p><p>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p><p>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p><p>4.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p><p>教学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p><p>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具准备:小棒、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p><p>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p><p>二、自主探究:</p><p>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p><p>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p><p>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p><p>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p><p>+5 +5 +5 +5</p><p>5 ( ) ( ) ( ) ( )</p><p>4.编5的乘法口诀。</p><p>(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 (分左右两边板书)</p><p>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p><p>(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p><p>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p><p>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p><p>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p><p>(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p><p>试编出口诀。</p><p>(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p><p>交流,完成板书。</p><p>5. 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p><p>三、拓展运用:</p><p>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p><p>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p><p>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p><p>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p><p>2.做“做一做”。</p><p>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p><p>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p><p>0 5 ? ? ? ?</p><p>4.对口令:</p><p>一五()() ()()一十 四五()()</p><p>三五()() ()()二十五 二五()()</p><p>先师生对,再生生对。</p><p>5.猪妈妈找孩子。</p><p>小猪身上写算式,妈妈身上写口诀。</p><p>6.小猴送信。</p><p>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5、4×5的算式。</p><p>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p><p>7.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p><p>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p><p>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用小棒摆小伞的游戏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通过对口令、开火车等游戏熟记了5的乘法口诀。课间或回家大家可以跟同学或爸爸妈妈做拍手对口令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p><p>课题六 5的乘法口</p><p>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具准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基本练习:</p><p>1.背出5的乘法口诀。</p><p>2.对口令:</p><p>一五()() ()()一十 四五()()</p><p>三五()() ()()二十五 二五()()</p><p>3.听口诀写算式。</p><p>4.计算并说口诀。</p><p>5×</p><p>1 2 3 4 5</p><p>二、拓展练习:</p><p>1.比一比。填上“”、“”、“=”。</p><p>5×2 10 5×5 20 4×5 16</p><p>3×5 17 5×1 1 2×5 9</p><p>2.连一连。</p><p>5×3 15 17-7</p><p>14-9 10 5×1</p><p>5×5 20 4×5</p><p>30-13+3 25 33+2-10</p><p>2×5 5 5+5+5</p><p>3.列式计算:</p><p>(1)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p><p>(2)53页第8题。</p><p>先弄清画面的内容,说一说画面上提供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述,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和怎样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独立完成。</p><p>4.开放题: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p><p>课后小结:通过巩固练习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应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p><p>课题七 2、3、4的乘法口诀</p><p>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p><p>2.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p><p>3.会解决简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p>4.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p><p>教学重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p><p>教学难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p><p>教具准备:卡片、挂图。</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春天来了,各种植物都发出了新芽,我们种的向日葵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发芽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好吗?</p><p>二、自主探究:</p><p>1、学习2的乘法口诀。</p><p>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p><p>一棵幼苗上有两片叶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p><p>两棵幼苗有几个子叶?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p><p>齐读口诀,记忆口诀。</p><p>2.学习3的乘法口诀。</p><p>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又去看向日葵,他们长高了。看一看一行有几棵向日葵,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p><p>2行向日葵有几棵?3行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p><p>3.用四根小棒依次摆成几个正方形,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 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p><p>4.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1=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p><p>三、拓展运用:</p><p>1.对口令,记口诀。</p><p>2.一一()() ()()得四 一()得三</p><p>()()得六 三三()() 二四()()</p><p>四四()() ()()十二 一一()()</p><p>3.听口诀写算式。</p><p>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p><p>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p><p>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p><p>3×4 2×3 1×1 4×4 2×4 3×4</p><p>5.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p><p>课后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p><p>课题八 乘加、乘减式题</p><p>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p><p>教具准备:教学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p><p>二、自主探究:</p><p>根据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p><p>学情预测:</p><p>1.一共有几株玉米?问:怎样列式?</p><p>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问:怎样列式?</p><p>3.还剩几个玉米棒子?</p><p>问题1和2学生口答,问题3,小组合作交流。</p><p>学情预测:</p><p>1.3×3+2=11 2.4×3-1=11</p><p>3.4×2+3=11 4.3+3+3+2=11</p><p>5.3+3+3+3-1=11</p><p>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p><p>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p><p>3×3+2先算什么?在图中求得是什么?……</p><p>师:你们能为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p><p>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它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它</p><p>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p><p>三、拓展运用:</p><p>1.做“做一做”第1题。</p><p>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你能列出算式吗?</p><p>4×3+2 3×4+2 5×3-1 3×5-1</p><p>2. 4×3+4= 2×3-3 4×4-4 5×3+2</p><p>学生计算,说计算方法,第1、3题还有什么方法?</p><p>3.实际操作: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p><p>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p><p>课后小结:通过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我们掌握了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及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相信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p><p>课题九 复习</p><p>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p><p>教学目标:</p><p>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p><p>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p>4.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p><p>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基本练习:</p><p>1.背口诀,对口令。</p><p>三三()() 二四()() 二三()()</p><p>四四()() 三五()() 二二()()</p><p>一四()() 三四()() 四五()()</p><p>2.算一算,说口诀。</p><p>4×1 2×3 3×3 4×2 1×3</p><p>5×4 3×5 4×3 5×1 5×5</p><p>4×4-2 4×5-4 3×4+2 5×3-3 2×4+4</p><p>3.看图列式。</p><p>★ ★ ◇◇ ◇◇ ◇◇</p><p>★ ★ ★ ★ ◇◇◇◇ ◇◇◇◇ ◇◇◇◇</p><p>列式: 列式:</p><p>口诀: 口诀:</p><p>4.列式。</p><p>(1)3乘4得多少? (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p><p>(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p><p>(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p><p>二、拓展练习:</p><p>1.在圆圈里填上“+”、“-”、“×”。</p><p>2 1=2 3 2=6 4 2=8</p><p>2 2=4 3 3=6 4 4=8</p><p>3 3=0 3 3=9 3 5=15</p><p>5 2=3 5 2=10 3 5=8</p><p>2.下图中共有几个梨?在正确算式后面打 。</p><p>(1)3+3+3+1 (2)3×2+1 (3)3×3+1</p><p>(4)3×4-1 (5)3×4-2</p><p>3.每人折4只纸鹤,晓东、天天、真真、花花、李明一共折几只纸鹤?</p><p>4.每人跳三次,4个人一共跳几次?</p><p>5.开放题:小车5元,娃娃3元,魔方2元,手枪4元。</p><p>(1)3辆小汽车多少元?</p><p>(2)4个娃娃多少元?</p><p>(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p><p>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p><p>课题十 用数学</p><p>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p><p>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p><p>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p><p>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p><p>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p><p>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p><p>教具准备:情境图。</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p><p>二、自主探究:</p><p>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p><p>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p><p>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p><p>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p><p>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p><p>算式是2×3=6(根)</p><p>三、拓展运用:</p><p>1.练习十二第1题。</p><p>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p><p>2.练习十二第2题。</p><p>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p><p>3.练习十二第3题。</p><p>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p><p>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p><p>4.59页“做一做”。</p><p>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p><p>5.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p><p>课后小结:同学们学会了根据画面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课题十一 6的乘法口诀</p><p>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p><p>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p><p>教具准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出示题目,要求:1分钟内完成。</p><p>4+4+4+4 3×5 2×3 4×2 5×5</p><p>1×3 3+3+3 2×5 5×1 2+2+2</p><p>3×5 5×2</p><p>介绍算得快的方法。</p><p>师:今天我们一起比一比谁学得快,地点在水族馆。</p><p>二、自主探究:</p><p>1.出示鱼图,表格。</p><p>师:比赛分三部分:(1)看图填表。(2)根据表写乘法算式。</p><p>(3)根据算式编口诀。小组合作,比赛开始。</p><p>2.小组汇报所编的口诀,问:口诀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得记住它们呢?</p><p>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p><p>学了6的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呢?看到口诀你想到什么乘法算式?</p><p>三、拓展应用:</p><p>1.61页“做一做”。学生用小棒摆出六边形接着让学生依序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然后随意提问:摆×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p><p>2.练习十三第1题。通过对3组题中每两小题的对比、思考,揭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学生填在书上,再观察每组中的两小题之间的联系。</p><p>3.摘苹果。</p><p>6×4 5×6 6×3 1×6 6×6 2×6</p><p>4.填空。</p><p>5×( )=30 ( )×3=18 6×( )=24</p><p>5.开放题:12=( )×( )=( )×( )</p><p>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一幅拼摆的金鱼戏水图,学了6的乘法口诀,亲自体验到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好数学的价值。</p><p>课题十二 练习十三</p><p>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具准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基本练习:</p><p>1.读口诀,写算式。</p><p>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p><p>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p><p>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p>3×6 6×2 1×6 6×4 6×6</p><p>5×6 6×3 2×6 4×6 6×5</p><p>6×5-10 3×6+6 6×6-8 2×6+20</p><p>3.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p><p>4.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p><p>学生列式,说出用的什么口诀。</p><p>二、课堂练习:</p><p>1.63页第5题。</p><p>先理解图意,说一说图的意思,独立列式解答。</p><p>2.第8题。师出示卡片12,问:几和几相乘得12?只要说出等于12就可以。 小组由组长出题,分组练习。</p><p>3.在()里填上“+”、“-”或“×”。</p><p>3()3=6 4()3=12 5()6=30</p><p>3()3=9 2()6=12 6()4=10</p><p>三、开放题:</p><p>1.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你能接着往下说吗?</p><p>学生说完后,列出算式,并说用的那句口诀。</p><p>课后小结:这节课通过复习,大家对1——6的乘法口诀有了更神的了解,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p><p>课题十三 练习十三</p><p>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具准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基本练习:</p><p>1.计算:</p><p>6×2+6 6×3 6×3+6 6×4</p><p>6×4+6 6×5 6×5+6 6×6</p><p>5×3+5 5×4 5×4+5 5×5</p><p>计算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p><p>5×3 4×6 3×3 3×5 5×6</p><p>4×4 3×2 6×3 2×6 1×6</p><p>2.找朋友。</p><p>6+6+6+6 5×4 四六二十四</p><p>4+4+4 3×2 三四十二</p><p>5+5+5+5 6×4 二三得六</p><p>3+3 4×3 四五二十</p><p>三六十八 6×6 6+6+6+6+6+6</p><p>六六三十六 3×6 6+6+6</p><p>二、课堂练习:</p><p>1.64页第10题。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p><p>2.64页第11题。找出题中的信息,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独立完成,说说解决的方法和结果。</p><p>想一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p><p>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p>6×()=18 5×()=10 4×()=12</p><p>()×5=15 6×()=24 ()×6=30</p><p>6×()=36 6×()=12 5×()=25</p><p>三、拓展应用:</p><p>1. 一共有几个?</p><p>2.每张桌子旁边有6把椅子,餐厅里摆了5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p><p>3.数学游戏。64页,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小组比赛。</p><p>4.开放题:</p><p>晓东、玲玲、画画一起去植物园玩,一张门票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p><p>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很不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p><p>课题十四 整理和复</p><p>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p><p>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p><p>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p><p>教具准备:口算卡片。</p><p>教学过程:</p><p>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p><p>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p><p>一共有几颗星?</p><p>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p><p>6+6+6+6=24</p><p>6 × 4 = 24 或4×6=24 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p><p>因数 因数 积</p><p>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p><p>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p><p>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p><p>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p><p>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p><p>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p><p>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p><p>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p><p>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p><p>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1.教材65页第2题。</p><p>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p><p>2.教材66页第2题。</p><p>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p><p>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p><p>2+2+2+2+1 3+3+3+3+3 6+6+6-6+6+6</p><p>三、开放题:</p><p>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p><p>(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p><p>(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p><p>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p><p>课后小结: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