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摆一摆精品图文排版教案
<p>教学目标:</p><p>1.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p><p>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p><p>3.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p><p>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p><p>教学用具:课件;各种玩具、头饰;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p><p>教学过程:</p><p>一、设疑激趣,渗透德育</p><p>1.(事先让一名学生藏起来)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学了,我看见一位同学还一个人默默的捡着花坛里的垃圾,他是谁呢?(这名同学背对大家出现,让学生猜测……)</p><p>2.我们要确定他是谁,还必须怎样呢?</p><p>3.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让这名同学转过来,面对大家。同时揭题:“看一看”)。</p><p>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p><p>1.(出示课件,图片1:十六大会场全景照片。)</p><p>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23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坐,率领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正在商讨着国家大事。</p><p>2.(出示图片2:十六大会场代表席照片。)</p><p>这又是什么地方呢?</p><p>(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会场不同角度的照片。)</p><p>3.(4张图片同时出示)</p><p>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p><p>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p><p>4.想像: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p><p>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p><p>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什么?</p><p>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小屋哪些面?</p><p>7.(出示课件)</p><p></p><p>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p><p>8.(反馈)如果每边的同学都硬要说小屋就是自己摆成的这个形状,行不行呀?</p><p>不仅观察事物是这样,看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好相处。</p><p>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揭题:摆一摆)</p><p>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p><p>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p><p>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p><p>(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p> <p>2.蓝猫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能用小棒摆一摆吗?</p><p>3.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数学问题。</p><p>(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p><p>复习关于等有关图形的特征。</p><p>4.淘气也摆了一个图形,看!(出示课件)</p><p>他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p><p>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p><p>小组操作比赛。</p><p>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p><p>分组讨论后,反馈。</p><p>5.摆出6个“”,最少用多少根小棒?</p><p>6.菲菲摆了一个“”。</p><p>(菲菲摆小棒图。)</p><p>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p><p>摆这样的两个“”,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p><p>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p><p>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p><p>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p><p>1.出示课件: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个武器,我们要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向羊博士汇报。可是,手头的材料只有小棒。</p><p>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p><p>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p><p>五、全课总结</p><p>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数学王国的大门专门为爱动脑筋的人敞开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