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18

《统计》优秀设计赏析

<p>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p><p>教学目标:</p><p>1.认知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p><p>2.智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l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p><p>3.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p><p>教学重点:认识用l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p><p>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p><p>学具准备:动物卡片、统计图表等。</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p><p>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见见它?</p><p>(演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西。咦!刘老师,您不是还请来了四位杂技高手吗?听说他们的表演非常精彩,我和同学们都快等不及了!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你们瞧,他们不是来了吗?(演示)</p><p>小动物们的表演精彩吗?请同学们从自己手中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高高的举起来。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四种动物中的哪一个?(学生汇报,教师板贴卡片。)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么,你觉得喜欢哪个小动物的人数最多?(学生汇报。)有的说喜欢小猴的最多,有的说喜欢小狗的最多,到底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呢?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板书:统计)</p><p>二、探索新知</p><p>1.搜集、整理数据。</p><p>统计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学生汇报。)</p><p>请同学们先把你最喜欢的动物卡片交到小组长手里,小组长再把你们组的动物卡片交到老师的手里。(学生活动。)</p><p>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p><p>2.制作统计图表。</p><p>填写统计表(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有人数一致)。</p><p>(小西)除了统计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一眼就看明白?(学生汇报。)</p><p>请同学们把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在统计图上画出来。(学生用“l格表示1个人”的方法画图。)</p><p>一格表示一个人,格子确实不够用。还是这么多格子,请每组的几个同学研究研究,怎样表示就能画下来。(小组讨论汇报。)</p><p>我们用“一格表示两个人”的方法再来画一画。(学生活动。)</p><p>展示学生作品。(注意单数的画法。)</p><p>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我们终于画出了统计图。当统计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个人?</p><p>(小西)这下,我一眼就看明白了。</p><p>猜一猜,通过统计图,小西一眼看出了什么?(学生汇报。)</p><p>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汇报。)</p><p>三、巩固深化</p><p>1.统计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p><p>2.统计喜欢各个旅游景点的人数。</p><p>四、课后延伸</p><p>全班同学旅游时,我们还需要统计什么?(天气、交通工具、男女生人数、喜欢吃的食品等)</p><p>小朋友们想的可真周到,那就请你们在课下把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还有喜欢交通工具的情况统计一下,并按屏幕上的地址寄给我,刘老师在河南焦作欢迎你们的到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计》优秀设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