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17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p>和“角”做朋友</p><p>教学内容:第三册P38、39</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p><p>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p><p>3、能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角。</p><p>教学重点:</p><p>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p><p>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p><p>一、情景导入:</p><p>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有谁认识它啊?</p><p>(观察学生已有经验)</p><p>那你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角”是什么样子的?</p><p>看你们介绍的这么热闹,但是还有一些小朋友不认识“角”,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请出我们的新朋友。</p><p>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p><p>师:我们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害羞又调皮的朋友藏在这里(教师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p><p>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p><p>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找到了藏在图上的新朋友。</p><p>刚才没介绍过的小朋友再来介绍一下这个朋友吗?</p><p>(尖尖的,直直的边……)</p><p>师:老师现在想把角画在黑板上,留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教师演示角的画法)</p><p> 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p><p>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线叫做“边”。(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p><p>3、记住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说你的理由。</p><p>4、再次提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我们自己在画的时候可千万不要犯错哦。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用水彩笔在纸上画角)</p><p>5.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贴到黑板上)</p><p>三、寻找角,数角。感悟角有大小</p><p>1.实践操作</p><p>师:认识了角,画了角,让我们到身边找找角。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你能来找一找,说一说吗?</p><p>2、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p><p>3、学生反馈,提醒注意语言的精确性,并指出顶点和边。</p><p>4、黑板的面,门的面,窗户的面,它们都是哪个平面图形呢?(长方形)</p><p>所以,我们的长方形里就有角,让我们来数数有几个。</p><p>(课件出示长方形)</p><p>5、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中也有角呢?(三角形,正方形)</p><p>6、这些角的大小都是固定的,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改变大小的活动角,它们的作用就更多了。</p><p>7、那你知道角的大小是怎么变化的吗?</p><p>谁来大胆地猜一猜。</p><p>8、拿出我们的学具角,研究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p><p>9、原来角的大小是和两边*开的大小有关的。</p><p>看,剪刀的夹角是一个活动角,可以调节角的大小,</p><p>起重机的吊柄设计成活动角,工人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成不同的角来取各种东西。</p><p>四、游戏,小结。</p><p>1、一节课结束了,认识这个新朋友“角”了吗?谁愿意再仔细地来介绍一下你的朋友。</p><p>2、活动。</p><p>现在就让我们和“角”一起来做一个游戏。</p><p>用身体部位表示角。</p><p>师师范:两手上举,形成一个近似的角,指出顶点,和边。</p><p>学生模仿,将角变大或变小。</p><p>除了手臂,还能用其他身体部位来演示吗?</p><p>(手指,手腕,脚,腰)</p><p>3、学好角的知识,让角一直留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服务。</p><p>《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p><p>《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