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季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文
<p>一、学生情况分析:</p><p>1、六年级共同学生23人,其中女生12人,男生11人,面且差生较多,优生偏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有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纪律意识较为簿弱,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p><p>二、本册教材内容。</p><p>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整理和复习。2023春季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范文</p><p>三、全册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p><p>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p><p>3、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p><p>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p><p>四、单元教学目标</p><p>(一)比例:</p><p>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p><p>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p><p>3、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p><p>4、通过比例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p><p>(二) 圆柱、圆锥和球:</p><p>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p><p>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p><p>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p><p>4、结合圆柱、圆锥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估计.</p><p>5、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的能力。</p><p>6、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三) 简单的统计(二):</p><p>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的描点、连线等工作。</p><p>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p><p>3.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p><p>(四)总复习:</p><p>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p><p>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简单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或应用。</p><p>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够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p><p>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并能够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求得的平均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p><p>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p><p>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p><p>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p><p>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p><p>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p><p>六、教学措施</p><p>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p><p>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p><p>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p><p>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p><p>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p>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p><p>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p><p>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p><p>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p><p>七、 教时安排。</p><p>周次 内 容 课 时</p><p>第一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课时</p><p>第二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5课时</p><p>第三周 比例和应用、整理和复习 5课时</p><p>第四周 实践活动、复习测验 5课时</p><p>第五周 圆柱 5课时</p><p>第六周 圆锥 5课时</p><p>第七周 统计表、统计图 5课时</p><p>第八周 统计图、活动课 5课时</p><p>第九周 数和数的运算 5课时</p><p>第十周 “五一节”</p><p>第十一周 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5课时</p><p>第十二周 应用题 5课时</p><p>第十三周 应用题、量的计量 5课时</p><p>第十四周 几何初步知识 5课时</p><p>第十五周 简单统计 5课时</p><p>第十六周 知识分类归纳复习 5课时</p><p>QQ20232023欢迎交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