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p>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p><p>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质数和合数》</p><p>一、说教材</p><p>“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识,在小学阶段,只是让学生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p><p>根据新课标倡导的目标,本节教学目标定为:</p><p>知识与技能:</p><p>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p><p>2、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p><p>过程与方法:</p><p>1、 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p><p>2、通过自主学习-——猜想——交流验证——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魅力。</p><p>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p><p>本节的核心内容就是质数和合数,所以教学重点确定为:</p><p>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p><p>由于本单元概念比较多,奇数、质数、偶数、合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所以教学难点定为:</p><p>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能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p><p>教学准具: 课件</p><p>课前准备:学生写出1——20的因数。</p><p>二、说教法</p><p>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p><p>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遵照课标精神,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p><p>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分类归纳的数学意识和品质 。</p><p>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乐学环境的构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p><p>三、说学法</p><p>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通过本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p><p>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的方法。</p><p>2.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p><p>四、说教学过程</p><p>教学思路拟订为“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联系实际,巩固新知——全课总结”四大模块,努力构建学生自主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p><p>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p><p>(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之上。新知教学需要旧知做铺垫,本节的新知质数和合数以因数为基础,课前复习关于因数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p><p>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也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关于因数你知道些什么?</p><p>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因数的问题。</p> <p>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p><p>(一)质数和合数的概念</p><p>(秉着“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指导思想,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质数和合数的概念。)</p><p>1、师:拿出你所找的1——20的因数,我们一起来互对一下自己找的完整不完整?</p><p>出示课件,1——20的因数。</p><p>观察思考:</p><p>(1)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一样多吗?</p><p>(2)你能把这些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吗?</p><p>按要求填入课本23页表格。</p><p>2、师:自学课本23页。</p><p>师:通过自学内容,你有什么收获?</p><p>生:质数的概念、合数的概念(板书课题)</p><p>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p><p>师明确: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p><p>20以内的合数4、6、8、9、10、12、14、15、16、18、20</p><p>(针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个教学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三个强化层次。)</p><p>其一,思考:</p><p>(1)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什么?</p><p>(2)质数的因数有多少个? 合数的因数有多少个?</p><p>其二,从小到大各写出5个。</p><p>2的倍数:</p><p>5的倍数:</p><p>3的倍数:</p><p>师:先观察2、5、3的倍数都是什么数?这些数的倍数都是合数吗?</p><p>其三,举例</p><p>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学以致用)</p><p>(二)自然数分类</p><p>举例我们把教室里面的同学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引出“分类标准”很关键;男女生分、左中右分。</p><p>1、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可以把自然数分为?</p><p>黑板上画集合圈。 sxsk/</p><p>2、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这个标准,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p><p>黑板上版画集合圈。(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于有意义的思考。)</p><p>3、观察质数里有奇数吗?有偶数吗?</p><p>观察合数里有奇数吗?有偶数吗?(此时学生已有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如何启用相关的知识经验,对比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加强了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从而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p><p>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p><p>(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可以检测学习情况和评价教学效果。)</p><p>1、开心智力判断,并解释理由</p><p>(1)所有奇数都是质数。()</p><p>(2)所有偶数都是合数。()</p><p>(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p><p>(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p><p>2、智力找朋友</p><p>202329 35 37 87 93 96</p><p>质数 合数</p><p>3.猜猜陈老师家的电话号码?</p><p>第①位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p><p>第②位是10以内最小的合数。</p><p>第③位是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p><p>第④位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p><p>第⑤位是10以内最小的质数。</p><p>第⑥位是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p><p>第⑦位是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p><p>四、全课总结</p><p>(课终之时,进行简明扼要地梳理,可以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p><p>师生共同小结:学习了哪些内容?怎样判断质数和合数?从中你学会了什么?</p><p>说教材完毕,谢谢大家!</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