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16:01

小学数学四年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

<p>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它也为学生在四年级学习的小数与复名数和与面积有关的应用题及在生活中解决与面积有关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p><p>目标:</p><p>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小学数学四年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p><p>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p><p>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p><p>重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p><p>难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p><p>教具:有关的动画课件。</p><p>过程:</p><p>一、 激情引趣,猜想导入</p><p>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p><p>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吗?因为它遇到困难了。昨天,它做了几道数学题,累得满头大汗,眼花缭乱的,你们能不能帮助它解决难题呢?</p><p>出示练习: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p><p>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p><p>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p><p>二、自主探讨、发现规律</p><p>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转自数学网 ),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p><p>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电脑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里的地板即边长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p><p>1分米(10厘米)</p><p>师问:小蟋蟀想装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诉它地板的面积有多大吗?</p><p>出示边长是1厘米(地砖)的正方形</p><p>1厘米</p><p>师问:小蟋蟀现在想用1平方厘米的地砖铺地,你们能不能帮它估计一下得用多少块地砖呢?</p><p>设计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了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在面积上的大小,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估计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p><p>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体会并进行反馈。</p><p>进行电脑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 00个1平方厘米。</p><p>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蟋蟀家到底铺多少块地转这个故事来验证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确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学们相互探讨中很自然地突破难点。</p><p>三,激发欲望,巩固练习</p><p>在这里我先向同学们挑战; 问他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书上的想想填填。同学们自然非常高兴。</p><p>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p><p>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亲自探索知识的形成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